[实用新型]深度抑制潜供电弧的双螺旋低阻高效传热型灭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67411.3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2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龙;闫立东;王永宁;鲁轩;金岩;张尧;杜岳凡;王小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0 | 分类号: | H02H9/00;H02H9/06;H02H9/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张文华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度 抑制 电弧 双螺旋 高效 传热 型灭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螺旋低阻高效传热型灭弧装置,包括上电极、下电极及灭弧室,上电极一端形成上电极触头,另一侧与绝缘子串球头上部固定连接,下电极一端形成下电极触头,另一侧固定连接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与绝缘子串连接处;灭弧室包括环氧树脂制成的灭弧室本体,灭弧室本体内设置两条螺旋型熄弧通道,两条螺旋型熄弧通道的两端拥有共同的起始点和汇集点,上电极触头固定位于两条螺旋型熄弧通道的起始点处,两条螺旋型熄弧通道的汇集点固定设有石墨引弧电极球,且所述石墨引弧电极球部分外露于灭弧室本体;上电极触头与下电极触头间距离为绝缘子串高度的80‑90%。本实用新型能降低运维成本,大幅度加快雷电冲击闪络后潜供电弧的熄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特高压输变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深度抑制潜供电弧的双螺旋低阻高效传热型灭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及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大力推进,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正在形成。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具有电压等级高、距离长、传输功率大、结构特殊等特点,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具有巨大的经济性与远期适用性,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电力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由于线间距离大,故障以单相接地故障为主,其发生数量占总故障的90%,且绝大部分为瞬时性故障(主要为雷击造成的瞬时性故障)。特高压输电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潜供电弧问题异常突出;若故障点电弧未能及时熄灭,将使特高压断路器重合于弧光接地故障,导致重合失败,严重威胁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供电可靠性。
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能延长特高压断路器检修周期,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特高压电网的系统稳定性的深度抑制潜供电弧的双螺旋低阻高效传热型灭弧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延长特高压断路器检修周期,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特高压电网的系统稳定性的深度抑制潜供电弧的双螺旋低阻高效传热型灭弧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深度抑制潜供电弧的双螺旋低阻高效传热型灭弧装置,包括上电极、下电极及灭弧室,所述上电极一端形成上电极触头,另一侧与绝缘子串球头上部固定连接,所述下电极一端形成下电极触头,另一侧固定连接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与绝缘子串连接处;
所述灭弧室包括环氧树脂制成的灭弧室本体,所述灭弧室本体内设置两条螺旋型熄弧通道,两条螺旋型熄弧通道的两端拥有共同的起始点和汇集点,所述上电极触头固定位于两条螺旋型熄弧通道的起始点处,两条螺旋型熄弧通道的汇集点固定设有石墨引弧电极球,且所述石墨引弧电极球部分外露于灭弧室本体,,所述下电极触头与石墨引弧电极球之间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在绝缘子串侧的夹角为45°-60°;
所述上电极触头与下电极触头间距离为绝缘子串高度的80-90%。
进一步的,两条螺旋型熄弧通道彼此独立,不相贯通。
进一步的,两条螺旋型熄弧通道形成双螺旋结构。
进一步的,两条螺旋型熄弧通道内的电弧电流同向,具有相吸性的电动力,电动力使电弧与螺旋型熄弧通道壁紧密接触,加强冷却。
进一步的,所述灭弧室本体外侧设置防外绝缘闪络伞裙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灭弧装置安装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负荷侧。
进一步的,所述上电极及下电极的电极触头端相较于电极形成折弯结构,使得所述上电极触头与下电极触头间距离为绝缘子串高度的80-9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674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