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载天线和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67918.9 | 申请日: | 2020-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76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鹏;赵治亚;雷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光启尖端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Q21/30 | 分类号: | H01Q21/30;H01Q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载 天线 飞行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机载天线和具有该机载天线的飞行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机载通信系统在工作中通信时断时续的问题,该机载天线与飞行器的垂直尾翼连接,该机载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第一天线内嵌在垂直尾翼的第一侧边的内部;第二天线位于垂直尾翼的第二侧边的上方;其中,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相互独立且分别通过各自的馈电点与垂直尾翼相连接,第一侧边与第二侧边相邻且具有公共端点。通过采用双天线的设计方法,将天线分为低频天线与高频天线,两天线相互独立,优化了机载天线的系统性能,并改善了机载天线的增益和不圆度,从而实现了对通信系统性能的改善,增强了机载天线的稳定性和通信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载天线和飞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需要与周围其它飞机或地面控制中心进行通信,如传输语言、文字、图像、数据等信息,传统的机载通信天线采用单个宽频带超短波天线,且通常设置在飞机的垂直尾翼,由于飞机垂直尾翼本身的倾斜和垂直尾翼自身空间的影响,会导致天线通信距离的缩短甚至产生通信盲区,进一步地,由于受飞机垂直尾翼内部金属部件及框架材料等影响,会使得单个宽频带超短波天线在某些频点会出现方向图恶化的问题,从而造成通信时断时续、通信不稳定的问题。现代无线通信系统要求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大的信道容量和更宽的通信频带,现有的机载天线,带宽以及稳定性已无法满足当前大数据量稳定通信的通讯需求。
因此,设计一种带宽较大,在水平各方向增益稳定,通讯灵敏度高的机载天线是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载天线和飞行器,通过采用双天线的设计方法,将机载天线分为低频天线与高频天线,两天线相互独立,优化了机载天线的系统性能,并改善了机载天线的增益和不圆度,从而实现了对通信系统性能的改善,增强了机载天线稳定性和通信的可靠性,使得具有该机载天线的飞行器具备更加良好的通信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载天线与飞行器的垂直尾翼连接,所述机载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内嵌在所述垂直尾翼的第一侧边的内部;第二天线,位于所述垂直尾翼的第二侧边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相互独立且分别通过各自的馈电点与所述垂直尾翼相连接,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相邻且具有公共端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垂直尾翼共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天线呈梯形,所述梯形的上底边和所述垂直尾翼的第一侧边共线,所述梯形的两条腰分别自所述垂直尾翼的第一侧边起向所述垂直尾翼的内部延伸并与所述垂直尾翼相互间隔以形成两条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天线通过第一馈电点连接所述垂直尾翼,所述第一馈电点设置在所述梯形的下底边,所述梯形的下底边与所述垂直尾翼相互间隔并在所述第一馈电点的两侧形成不连通的两条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垂直尾翼非共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天线呈轴对称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天线呈六边形并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上底边和下底边,所述第二天线的对称轴垂直于所述上底边和所述下底边。
优选地,所述第二天线通过第二馈电点连接所述垂直尾翼,所述第二馈电点设置在所述六边形的下底边。
优选地,所述第二天线的下底边与所述垂直尾翼的第二侧边相互平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包括上述内容中的任意一种机载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光启尖端技术研究院,未经西安光启尖端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679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FOC正弦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维护周期长的抗撞击航标用浮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