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弯管导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70108.9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7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昆;戚全好;郭鼎;乔磊;王涛;夏毓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江淮汽车制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06 | 分类号: | B21D11/06;B21D11/2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道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69 | 代理人: | 董艳玲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弯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弯管导模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一端固定有滑轨,滑轨上固定有滑块,滑块远离基座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固定板下端固定在机架上,固定板远离基座的一端固定有横杆,横杆上固定有安装杆一,安装杆一与弹簧的一端固定,基座设置滑轨的一端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有安装杆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杆二固定,基座上固定有限位块,基座远离滑轨的一端固定有底座,底座上固定有导模直线镶块,底座上且位于导模直线镶块一侧设有两个转轴,转轴与底座通过轴承连接,转轴上分别固定有导轮一和导轮二,导轮二靠近导模直线镶块。该新型弯管导模装置可以有效的避免传统技术对螺旋管管体表面造成的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管导模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弯管导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弯管机导模均采用一体化模式,一体化的弯管模具具有成本高、制作难度大、一但损坏后,其修复难度更大。目前在汽车螺旋管制作过程中由于其特殊性,需要更大更长的导模,导模损坏后,导模就无法使用了。现有技术中,在弯曲弯管半径较大的管件时,辅推导模均采用整体设计成型,其长度及重量与设备本体均不协调,在弯管过程中由于行程过长产生超强的震动可能造成螺旋管管体表面产生划痕、设备本体损坏,及导模本身的损坏,存在对人和设备伤害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弯管导模装置,其可以有效的避免传统技术对螺旋管管体表面造成的伤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弯管导模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一端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基座的一端与固定板固定,所述固定板下端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固定板远离基座的一端固定有横杆,所述横杆上固定有安装杆一,所述安装杆一与弹簧的一端固定,所述基座设置滑轨的一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安装杆二,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安装杆二固定,所述基座上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基座远离滑轨的一端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导模直线镶块,所述底座上且位于导模直线镶块一侧设有两个转轴,所述转轴与底座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轴上分别固定有导轮一和导轮二,所述导轮二靠近导模直线镶块,所述导模直线镶块、导轮一、导轮二上分别设有导槽。
优选地,所述滑块设置有两个。
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有两个以上卡槽,所述限位块上靠近基座的一端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设置在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所述限位块靠近固定板的一端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固定有抵块。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燕尾槽,所述基座上固定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设置在燕尾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的避免传统技术对螺旋管管体表面造成的伤害,而且通过限位块和导轮一、导轮二的相互配合能够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导模移动过长造成的不稳定性,能有效的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弯管导模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轮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模直线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滑轨,3、滑块,4、固定板,5、横杆,6、安装杆一,7、弹簧,8、安装板,9、橡胶板,10、安装杆二,11、限位块,12、卡槽,13、卡块,14、限位杆,15、抵块,16、底座,17、燕尾块,18、导模直线镶块,19、转轴,20、导轮一,21、导轮二,22、导槽,23、轮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江淮汽车制管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江淮汽车制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01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干式变压器的低能耗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片材机自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