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竹结构形变监测装置的辅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72024.9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8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魏奇科;周浪;廖袖锋;刘建;王维说;刘赫凯;杨古月;邓源;江璐;钟树生;周海洲;何子奇;王军龙;聂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杭州邦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16 | 分类号: | G01B11/1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刘桢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形变 监测 装置 辅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原竹结构形变监测装置的辅助结构,包括角度调节板和悬臂,角度调节板呈圆形,在角度调节板的圆心处通过连接螺栓与对接杆固定相连,该对接杆的另一端与对拉螺杆连接;悬臂位于角度调节板背离对接杆的一侧,并与连接螺栓转动连接;在角度调节板靠近其边缘处沿其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在悬臂上对应角度调节板上位于同一直径上的两定位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悬臂通过穿过对应位置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定位螺杆与角度调节板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角度调节盘能够对悬臂旋转的角度进行调整,实现对原竹弯曲结构形变的监测,同时,避免形变监测装置在安装过程中对原竹结构建筑造成破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竹建筑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竹结构形变监测装置的辅助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注重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资源和能源浪费等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同时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我国一直致力于推行全生命周期与绿色生态环境协调共存的建筑结构体系的研究与应用推广。传统竹结构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就将竹子作为装饰配件、围护构件、梁柱等用于房屋建筑,传统的竹结构建筑大多造型单一、设施简陋、节能防火、防虫防腐等缺点,且缺乏完整的防霉防虫抗开裂一体化处理工艺和技术,使得竹结构建筑无法得到更广泛应用。
由于原竹结构建筑与传统建筑结构形式不一样,在现有形变监测装置对原竹结构建筑进行形变监测存在一定困难,现有形变监测装置安装在原竹结构建筑上时,容易对原竹结构建筑造成破坏,同时原竹结构建筑中弯曲结构较多,现有形变监测装置无法满足对弯曲结构形变监测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竹结构形变监测装置的辅助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形变监测装置安装时会对原竹结构建筑造成破坏、且无法对弯曲结构进行形变监测的问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原竹结构形变监测装置的辅助结构,包括角度调节板和悬臂,所述角度调节板呈圆形,并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角度调节板的圆心处通过一水平设置的连接螺栓与一水平设置的对接杆的一端固定相连,该对接杆的另一端与一对拉螺杆相连。所述悬臂位于角度调节板背离对接杆的一侧,并与连接螺栓转动连接。在角度调节板靠近其边缘处沿其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第一定位孔,且相对的两第一定位孔位于同一直径上,在所述悬臂上对应角度调节板上位于同一直径上的两定位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悬臂通过穿过对应位置的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定位螺杆与角度调节板相连。在所述悬臂的另一端上设有一棱镜,所述棱镜通过固定螺栓与悬臂固定连接,且旋转悬臂能使棱镜位于水平面。
优选地,所述对接杆与对拉螺杆转动连接,使对接杆能够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优选地,所述对拉螺杆与对接杆错位设置,并具有重合的部分,且对拉螺杆与对接杆重合的部分通过一调节螺栓相连,通过该调节螺栓能够调节对拉螺杆与对接杆之间的角度。
优选地,在对拉螺杆与对接杆重合的部分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通孔和开孔,所述调节螺栓穿过通孔和开孔后将对拉螺杆与连接杆相连。
优选地,所述连接螺栓的螺杆贯穿角度调节板后与对接杆螺纹配合相连。
优选地,所述悬臂对应连接螺栓的螺杆的位置开设有一过孔,所述连接螺栓的螺杆依次穿过悬臂和角度调节板后与对接杆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孔的个数为12个。
优选地,所述对接杆通过所述对拉螺杆贯穿原竹两侧与其固定相连。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杭州邦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杭州邦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20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数据云存储服务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面光伏电站光伏组件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