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黑臭水体的治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72519.1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9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水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捷;蔡学俊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江滨东大道108号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治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黑臭水体的治理装置,该治理装置是在黑臭水体的底部设置微气泡射流器,所述微气泡射流器包括一端为进水口、一端为微气泡水输出端的管体,所述管体内周壁上设有至少一组导水块,每组的导水块包括在同一个截面内沿圆周均布的至少两个凸块,每个凸块上均设有以使通过该凸块的水流由直线行进变成螺旋行进的导水面,在管体上设有过气孔,所述过气孔与空气连通,所述管体的进水口一端连接水泵的出水端;该黑臭水体的治理装置的优点:1.作为水体溶氧的调节设备,通过微气泡和富氧水的形式往水体内尤其底部缺氧层供富氧水。2.介质的污水和空气混合高压高速通过喷嘴时,污水中的微小悬浮物会被微气泡吸附絮凝而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黑臭水体的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黑臭水体的治理中,会使用到射流器,射流器诸多采用的是文丘里的原理,使用该原理制得的射流器仅仅起到增加水体的循环作用,并没有增加多少水体中的含氧量,从而水处理的效果不佳;而目前使用的微气泡发生装置虽然可以增加微气泡和增加含氧量,但其效率很低,设备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黑臭水体的治理装置,该黑臭水体的治理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产生大量微纳米气泡的同时增加其动能。
本实用新型黑臭水体的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黑臭水体的底部设置微气泡射流器,所述微气泡射流器包括一端为进水口、一端为微气泡水输出端的管体,所述管体内周壁上设有至少一组导水块,每组的导水块包括在同一个截面内沿圆周均布的至少两个凸块,每个凸块上均设有以使通过该凸块的水流由直线行进变成螺旋行进的导水面,在管体上设有过气孔,所述过气孔与空气连通,所述管体的进水口一端连接水泵的出水端。
进一步的,上述导水面为斜面,其与管体轴线形成5-85度的夹角,相邻凸块上的斜面与管体轴线形成不同或相同的夹角。
进一步的,同一个截面内沿圆周均布有二至五个凸块,所述截面为垂直于管体轴线的截面。
进一步的,上述管体上设有垂直于管体轴线的穿孔,所述穿孔内固定有柱体块,所述凸块为柱体块凸出于管体内周壁的部分,所述柱体块与导水面之间设有导圆角。
进一步的,上述管体内沿管体轴线方向设有两组的导水块,过气孔位于两组的导水块之间。
进一步的,上述管体在沿垂直于管体轴线同一截面的圆周上均布有多个过气孔,所述过气孔的中心线垂直于或相切于管体内周壁,或者过气孔呈螺旋形;或者所述过气孔与管体轴线形成夹角。
进一步的,上述管体外围套设有外套管,所述外套管两端与管体外周壁为封闭的,所述外套管上设有气管管口,外套管内周壁与管体外周壁之间形成负压腔体,所述过气孔与负压腔体连通,在气管管口上连接延伸气管,延伸气管的入口高于黑臭水体的水面。
进一步的,上述管体为三节段,分别是第一节段、第二节段和第三节段,第一节段和第三节段管径相同,且大于第二节段,第二节段两端分别与第一节段和第三节段螺纹连接,导水块和过气孔分别设在第一节段和第三节段上,所述外套管的两端部螺纹连接在第一节段和第三节段上。
进一步的,上述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水管,该水管的入水口远离微气泡射流器微气泡水输出端;或者水泵与微气泡射流器通过水管连接,水泵的进水端远离微气泡射流器微气泡水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水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州水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25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消防营房物品管理的智能柜
- 下一篇:一种密封管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