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河道重力式混凝土防洪墙生态改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72923.9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03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卢聪;司丹丹;王硕;顾凯;惠二青;李小军;廖祁明;蔡庆通;张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3/14;E02D29/02;A01G9/0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道 重力 混凝土 防洪 生态 改造 结构 | ||
一种河道重力式混凝土防洪墙生态改造结构,包括设置在重力式混凝土防洪墙上的基座,基座上设置有生态砼砌块,生态砼砌块内用于填充绿化土,生态砼砌块通过连接件与重力式混凝土防洪墙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不全部拆除已建重力式混凝土防洪墙,就能对河道防洪墙实现生态化改造的目的,且通过调节基座的高度适应河道常水位高度,仍可沿用原挡墙的基础抵御水流冲刷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河道重力式混凝土防洪墙生态改造结构。
背景技术
在河道整治工程中,传统防洪墙技术从稳定河道、保证行洪安全的目的出发,常采用重力式混凝土挡土墙,大量的河道渠化,造成生物栖息地连续性中断并逐渐丧失,生态遭到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河道生态治理理念的贯彻,要求岸坡防护技术不仅要满足防洪安全,更应该兼具生态性和可持续性,因早期防洪墙的建设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若全部拆除重建,必将影响工程的经济性,因此,针对重力式混凝土防洪墙生态化改造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河道重力式混凝土防洪墙生态改造结构,能够实现不全部拆除已建重力式混凝土防洪墙,就能对河道防洪墙实现生态化改造的目的,且通过调节基座的高度适应河道常水位高度,仍可沿用原挡墙的基础抵御水流冲刷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河道重力式混凝土防洪墙生态改造结构,包括设置在重力式混凝土防洪墙上的基座,基座上设置有生态砼砌块,生态砼砌块内用于填充绿化土,生态砼砌块通过连接件与重力式混凝土防洪墙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基座上堆放设置有若干生态砼砌块,相邻两个生态砼砌块之间通过锚固棒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若干生态砼砌块倾斜堆放设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生态砼砌块为空腔结构,空腔内填充有绿化土,生态砼砌块上设有若干孔洞,孔洞内用于种植植物。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生态砼砌块为异形结构,上下两层的生态砼砌块相互错开设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所述的连接件包括连系梁和锚筋,生态砼砌块通过连系梁和锚筋与重力式混凝土防洪墙固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连接件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件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连接件之间设有填充物。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填充物包括碎石和绿化土;位于最上层的填充物顶部设有压顶。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连系梁内设有分布筋。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基座、压顶和连系梁均为混凝土结构。
本专利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生态砼砌块、连系梁、锚筋和填充物,能够实现不全部拆除已建重力式混凝土防洪墙,就能对河道防洪墙实现生态化改造的目的,且通过调节基座的高度适应河道常水位高度,仍可沿用原挡墙的基础抵御水流冲刷作用,在常水位以上的异形的生态砼砌块孔洞内种植景观植物,能够取得较好的生态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图中:防洪墙1、基座2、生态砼砌块3、锚固棒4、压顶5、分布筋6、填充物7、连系梁8、锚筋9、植物1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2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式变压器降噪减震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轻合金铸轧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