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73568.7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08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钟加义;熊淑云;苏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24 | 分类号: | B60H1/24;B62D2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侧围 通风口 总成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及车辆,包括后侧围通风口本体,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包括间隔设置的横梁以及连接于相邻所述横梁之间的支撑筋,且所述支撑筋自上而下向外倾斜,并在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上设有用于与车身卡接的卡接接口;多个密封叶片,各密封叶片的上端部转动连接于后侧围通风口本体上,用于开启和封闭通风口;所述支撑筋与密封叶片相接触的一面设有锯齿。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拍打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乘员舱通风换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普及式发展,用户对汽车驾乘品质的需求提高,导致各主机厂对容易影响驾乘品质的因素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在汽车空调开外循环时或关车门时若无法及时对车内泄压会导致车门难关和驾乘人员出现耳鸣等不适感,影响驾乘品质。现各主机厂均采用在车身后部布置通风口用于泄压,保证乘员舱内外气压平衡。该通风口一般布置在后侧围上,用于连通车内外,因此存在漏水、传递噪声等性能风险。如何设计成本低、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后侧围通风口是各大主机厂追求的目标。
传统后侧围通风口为增加通风面积,增加密封效果,采用阵列排布的支撑筋支撑密封叶片,如专利文献CN 205745361U公开的一种汽车泄压阀,但是由于增大了支撑筋与叶片的接触面积,导致汽车在开关门时有较大的拍打声。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及车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及车辆,在不降低对叶片支撑效果的前提下,能有效降低拍打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侧围通风口总成,包括:
后侧围通风口本体,其包括间隔设置的横梁以及连接于相邻所述横梁之间的支撑筋,且所述支撑筋自上而下向外倾斜,并在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上设有用于与车身卡接的卡接接口;
多个密封叶片,各密封叶片的上端部转动连接于后侧围通风口本体上,用于开启和封闭通风口;
所述支撑筋与密封叶片相接触的一面设有锯齿。
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的上部外端设有第一挡水结构,以防止大量水滴落入密封叶片上,导致车内进水。
进一步,所述第一挡水结构为高度大于等于12mm的第一挡水翻边结构。
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的下部内端设有第二挡水结构,以防止小量越过密封叶片的水滴流入车内。
进一步,所述第二挡水结构为高度大于等于8mm的第二挡水翻边结构。
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通过双色注塑或二次注塑制成,所述后侧围通风口本体上具有环绕后侧围通风口本体一圈的软胶,用于密封防水。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辆,采用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侧围通风口总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在支撑筋上增加锯齿,通过锯齿来减少支撑筋对密封叶片的支撑面积,在不降低对叶片支撑效果的前提下,能够有效降低密封叶片拍打声;
(2)在后侧围通风口本体的下部内端增加第一挡水翻边结构,能够防止小量越过密封叶片的水滴流入车内;
(3)在后侧围通风口本体的上部外端增加第二挡水翻边结构,能够防止大量水滴落到密封叶片上,导致车内进水。
附图说明
图1为后侧围通风口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后侧围通风口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后侧围通风口总成的上部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后侧围通风口总成的下部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35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磁力驱动泵
- 下一篇:一种利于花卉生长的种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