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筋混凝土磅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73610.5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21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洪;陈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红业建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21/22 | 分类号: | G01G21/22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夏冬玲 |
地址: | 443500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筋混凝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钢筋混凝土磅板,它包括多条纵横交错设于框体内的钢筋,多根钢筋与框体内侧连接形成立体钢筋网络结构,立体钢筋网络结构内固定均匀设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部与称重传感器配合,所述立体钢筋网络结构的空隙内浇注混凝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板结构的磅板存在容易生锈以及遭受雷击的问题,提高了磅板与称重传感器的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磅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钢筋混凝土磅板 。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磅板基本为钢板结构,这种钢板结构的磅板存在容易生锈以及遭受雷击的风险,特别是这种一整块大面积铁板结构容易吸引雷击而造成传感器毁坏,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这种钢板结构的磅板长时间经过货车称重碾压后,极易发生变形,造成称重数据出现误差的现象,另外现有技术中磅板与传感器的对接过程均是直接先将传感器固定到安装区域,然后再将磅板吊装放置到传感器顶部的托板上,实现磅板的支撑柱与托板的对接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不断调整磅板的位置,调整过程繁琐,费时费力,安装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磅板 ,解决现有技术中钢板结构的磅板存在容易生锈以及遭受雷击的问题,提高磅板与称重传感器的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混凝土磅板,它包括多条纵横交错设于框体内的钢筋,多根钢筋与框体内侧连接形成立体钢筋网络结构,立体钢筋网络结构内固定均匀设有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底部与称重传感器配合,所述立体钢筋网络结构的空隙内浇注混凝土。
优选地,多根钢筋彼此垂直焊接连接,钢筋端部与框体内侧垂直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竖向设置且与钢筋垂直焊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顶部还设有定位块。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底面还固定设有磁铁板,所述磁铁板与称重传感器顶部的铁托板配合。
优选地,所述称重传感器底部的基座与安装区域上的定位托盘配合。
优选地,所述框体为矩形框体结构,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4个,且沿着框体中心线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立体钢筋网络结构包括4层钢筋网结构,每层钢筋网结构纵向设置的钢筋数量为8条,横向设置的钢筋数量为8条,框体的长为8m,宽为4m。
优选地,所述框体外侧与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原先呈钢板结构的磅板替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板结构的磅板存在容易生锈以及遭受雷击的问题,另外在磅板与称重传感器的安装过程中,称重传感器的铁托板与磁铁板可以直接磁性吸引对接,大大提高了磅板与称重传感器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钢筋混凝土磅板在浇筑前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浇筑后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钢筋混凝土磅板拼接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钢筋混凝土磅板拼接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D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框体1、钢筋2、立体钢筋网络结构3、支撑柱4、称重传感器5、铁托板5.1、底座5.2、混凝土6、定位块7、磁铁板8、安装区域9、定位托盘10、连接板11、螺栓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红业建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红业建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36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芯温度传感器以及电池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用渗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