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冷式电池模组支撑架以及动力电池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74180.9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5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袁昌荣;邵高鹏;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7;H01M50/204;H01M50/249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何杰 |
地址: | 401133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电池 模组 支撑架 以及 动力电池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式电池模组支撑架以及动力电池总成,所述水冷式电池模组支撑架,包括前集流管、后集流管、水冷板和支撑组件,所述水冷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集流管和所述后集流管连接,所述水冷板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集流管和所述后集流管的水冷流道,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水冷板的底部。所述动力电池总成包括多个上层电池模组、多个下层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底座和如上所述的水冷式电池模组支撑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冷式电池模组支撑架以及动力电池总成,实现了动力电池总成的结构的简化,使空间利用率显著提高,并且还能够简化装配工艺,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式电池模组支撑架以及动力电池总成。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电能存储设备,为电动汽车运动时提供电能,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动力电池总成由动力电池底座、动力电池上盖、模组、热管理系统、线束系统、高压系统组成,现有市场上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布置与底板下方,很多电动汽车是在传统油车的基础上修改而来,这决定了动力电池布置空间狭小,电池外包络形状复杂。为了提升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即需布置更多的电量,现有市场上多款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均有布置两层电池模组。经过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动力电池在布置两层电池模组的位置占用空间大,空间利用率低,主要是由于上层电池模组与下层电池模组间的模组支架和水冷系统零件占用空间大;第二个问题为:模组支架和水冷系统零件装配关系复杂,装配效率低、成本高。水冷系统通常由支撑泡棉、水冷流道和导热垫组成;其中支撑泡棉占用空间是水冷系统布置空间的40%左右,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水冷式电池模组支撑架以及动力电池总成,实现了动力电池总成的结构的简化,使空间利用率显著提高,并且还能够简化装配工艺,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式电池模组支撑架,包括前集流管、后集流管、水冷板和支撑组件,所述水冷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前集流管和所述后集流管连接,所述水冷板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前集流管和所述后集流管的水冷流道,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所述水冷板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水冷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水冷板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前集流管与所述后集流管之间。
进一步,多个所述水冷板的前后两端均凸出于所述支撑组件,所述前集流管和所述后集流管对应多个所述水冷板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水冷接口。
进一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N个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水冷板的底部的支撑横梁,N≥2。
进一步,所述水冷板的底部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有N-1个限位组件,并且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横梁之间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组件;N-1个所述限位组件均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冷板的左右两侧的左限位翻边和右限位翻边,所述左限位翻边和所述右限位翻边均向下凸出于所述水冷板。
进一步,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纵梁,最前侧和最后侧的所述支撑横梁的顶部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支撑纵梁连接的安装部。
进一步,所述水冷板的内部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分隔板,多个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水冷流道分隔为多个互不相通的沿前后方向贯通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前集流管和所述后集流管上分别设置有水冷接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总成,包括多个上层电池模组、多个下层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底座和如上所述的水冷式电池模组支撑架;所述动力电池底座包括底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所述水冷式电池模组支撑架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连接,所述水冷式电池模组支撑架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电池模组的空间;多个所述上层电池模组和多个所述下层电池模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冷式电池模组支撑架的上下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4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柜信号板控制模块
- 下一篇:一种升降机公变频切换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