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麻醉定位穿刺针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74663.9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3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黄保华;贾旭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尹春雷 |
地址: | 530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麻醉 定位 刺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内镜操作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麻醉定位穿刺针,包括穿刺针本体、注射口、定位口和滚珠,所述注射口设置在穿刺针本体内的一侧上,并且所述注射口的输入端延伸出穿刺针本体外,所述定位口设置在穿刺针本体内侧的另一侧上,并且所述定位口的输入端延伸出穿刺针本体外,所述滚珠设置在注射口的输出端,在使用时通过穿刺针的输出端刺穿患者的外表皮,在穿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滚珠来感受穿刺针在患者体内途径的组织情况,根据穿刺针本体外侧的刻度槽来判断穿刺的深度,通过定位口插入定位导丝,定位结束后,再通过注射口进行麻醉药物的注射,在手术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避免了重复动作,带来了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内镜操作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麻醉定位穿刺针。
背景技术
随着脊柱手术微创化,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该技术创伤小、失血量少、安全性高、术野清晰、康复快等优点得到脊柱外科医师的认可。由于椎间孔镜工作通道只有7.5mm,在镜下操作空间非常有限。该类手术需要精确定位和靶向穿刺,已达到病灶区域进行精确减压。目前穿刺过程往往需要多次调整,以达到最佳位置。当达到最佳位置后,我们取出穿刺针的内芯,使用导丝替换后再取出穿刺针。之后我们将取出来的穿刺针在导丝周围(最佳穿刺途径的进行局部麻醉)。
以上操作存在两个缺点:重复动作,操作繁琐,不利于手术简单快捷。(穿刺位置满意后还需要导丝替换,拔出穿刺针,再使用穿刺针进行局麻麻醉)2.麻醉区域不够准确。(依据导丝参考,在其穿刺途径周围进行局麻麻醉,造成局麻位置不准确,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一种供麻醉定位穿刺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定位穿刺针,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施例提供了一种麻醉定位穿刺针,包括穿刺针本体、注射口、定位口和滚珠,所述注射口设置在穿刺针本体内的一侧上,并且所述注射口的输入端延伸出穿刺针本体外,所述定位口设置在穿刺针本体内侧的另一侧上,并且所述定位口的输入端延伸出穿刺针本体外,所述滚珠设置在注射口的输出端。
进一步,所述穿刺针本体上设有若干个刻度槽,若干个所述刻度槽均匀分布在穿刺针本体的外侧上。
进一步,所述注射口与所述定位口的输出端均呈斜口状。
进一步,所述注射口的输入端设置呈15度弧形。
进一步,所述滚珠上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轴对称设置在滚珠的两侧上,两个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分别转动设置在注射口输出端内的两侧上。
进一步,所述穿刺针本体的前端增厚。
进一步,所述穿刺针本体的输出端开设有扩散孔,所述扩散孔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扩散孔设置在穿刺针本体的两侧上。
进一步,所述穿刺针本体的长度为14cm。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本实用新型包括穿刺针本体、注射口、定位口和滚珠,穿刺针用来进行穿刺患者的外边皮,定口用于定位患者需要麻醉的位置,注射口用来注射麻醉药物,滚珠用于在穿刺的过程中来感受穿刺针途径组织的情况,在使用使避免了重复动作使得手术更加便捷。
其二:穿刺针本体上设有刻度槽,在穿刺的过程中更加清楚的观察穿刺针插入患者体内的深度。
其三:穿刺针本体的输出端两侧开设有若干个扩散孔,在注射药物的过程中更加有有力麻醉药物凌润扩散,麻醉速度更快,效果更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46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旋耕施肥播种机撒肥口导料槽
- 下一篇:一种磁性体共面双极性充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