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轴式单针板异位对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76626.1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72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长辉;杨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三辉无纺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8/02 | 分类号: | D04H18/02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潮睿专利事务有限公司 44230 | 代理人: | 陈烨彬;林天普 |
地址: | 522000 广东省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轴式单针板异位 | ||
一种通轴式单针板异位对刺机,包括机架、正刺装置和倒刺装置,正刺装置包括上针刺机构、第一剥网板和第一托网板;倒刺装置包括下针刺机构、第二剥网板和第二托网板;上针刺机构、下针刺机构均包括针刺驱动装置、传动轴组件、刺针组件、多个升降传动机构和多个平衡装置;传动轴组件包括直轴;升降传动机构的第一偏心轮安装在直轴上;平衡装置包括第二偏心轮、第二导向套、第二摇臂、导杆和平衡配重块,第二偏心轮安装在直轴上并与第一偏心轮偏心方向相反,第二摇臂第一端套接在第二偏心轮上,导杆第一端与第二摇臂第二端铰接,平衡配重块安装在导杆上。本实用新型进行针刺时传动轴组件能够保持平稳运转,避免在工作时产生剧烈振动和晃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刺机,具体涉及一种通轴式单针板异位对刺机。
背景技术
针刺法是非织造布的最主要加工工艺之一,针刺机种类繁多,异位对刺机是其中一种。
异位对刺机通常包括机架、正刺装置、倒刺装置、送网机构和牵拉机构;送网机构、正刺装置、倒刺装置和牵拉机构均安装在机架上,牵拉机构处在送网机构的后方,正刺装置、倒刺装置均处在牵拉机构与送网机构之间,且倒刺装置处在正刺装置的前方或后方;正刺装置包括上针刺机构、第一剥网板和第一托网板,第一剥网板处在第一托网板上方,上针刺机构处在第一剥网板上方;倒刺装置包括下针刺机构、第二剥网板和第二托网板,第二剥网板处在第二托网板下方,下针刺机构处在第二剥网板下方,第二剥网板与第二托网板之间的间隙正对第一剥网板与第一托网板之间的间隙。上述异位对刺机中,第一剥网板与第一托网板之间的间隙、第二剥网板与第二托网板之间的间隙可供纤网通过,第一剥网板与第一托网板之间的间隙与上针刺机构对应的区域构成正刺区域,第二剥网板与第二托网板之间的间隙与下针刺机构对应的区域构成倒刺区域。送网机构将纤网送至正刺区域和倒刺区域中,由上针刺机构、下针刺机构分别对纤网的上半部、下半部进行反复针刺,使蓬松的纤网得以固结,针刺后的纤网由牵拉机构将其从正刺区域或倒刺区域中输出。上针刺机构和下针刺机构是异位对刺机的关键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上针刺机构和下针刺机构单位时间内针刺的次数越多(即针刺频率越高),针刺密度(单位面积上的针刺数)越高,则获得纤网的质量越好,生产效率越高。因此,针刺频率的高低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有的单针板异位对刺机中,上针刺机构和下针刺机构一般包括机架、传动轴组件和刺针组件,传动轴组件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传动轴组件通过多个升降传动机构与刺针组件连接;所述传动轴组件包括左半轴、右半轴以及依次连接在左半轴与右半轴之间的多个曲轴;曲轴包括一体连接的两个轴头和一个凸台,两个轴头分别设于凸台的左侧、右侧,两个轴头的轴线相重合,凸台为圆柱状且其中心线偏离轴头的轴线;各轴头的轴线、左半轴的轴线和右半轴的轴线相重合;一个曲轴对应一个升降传动机构,升降传动机构包括摇臂、推杆和导向套,导向套上下走向且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推杆处在导向套中,摇臂第一端套接在对应的曲轴的凸台上,摇臂第二端与推杆第一端铰接,推杆第二端与刺针组件连接。上述刺针组件通常包括针梁、针板和多个刺针,针板固定安装在针梁上,刺针设于针板上(刺针通常在针板上均布),其中针梁与上述推杆连接。上述针刺机构中,控制刺针的运动一般是由主电机通过带传动机构带动传动轴组件旋转,传动轴组件转动时其上面各曲轴转动(各曲轴的凸台绕其两个轴头转动),通过摇臂带动推杆沿着导套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推杆带动刺针组件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对纤网进行反复针刺,通过针刺的作用使蓬松的纤网得以固结。
但是,上针刺机构和下针刺机构在进行针刺时,由于各个升降传动机构和各个刺针组件的自身重量较重,因此传动轴组件在运转时会产生强大的惯性力,从而使单针板异位对刺机产生剧烈的振动和晃动,同时产生极大的噪音;单针板异位对刺机在工作时产生剧烈的振动和晃动,将严重影响针刺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另外,上述传动轴组件具有依次连接在左半轴与右半轴之间的多个曲轴,曲轴包括一体连接的两个轴头和一个凸台,不仅结构较为复杂,制造难度较大,导致制造成本高,而且由于安装精度等原因难以确保所有凸台的轮廓完全重合,因此在实际工作时难以确保各个升降传动机构运动的同步性,往往会造成刺针组件中针梁的扭伤。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三辉无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三辉无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66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晶硅清洗用分离槽底加强方通
- 下一篇:一种具备雾化加湿功能的空调排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