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粗线径O型圈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76747.6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2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增宝;孙卫华;陈世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库伯密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L31/2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张艳萍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粗线径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粗线径O型圈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上模上设有凸台,凸台的端面上设有上模腔;下模上设有料杯,料杯的底部设有下模腔和位于下模腔外侧的余料槽;合模时,凸台压入料杯内,且上模腔与下模腔扣合以在二者之间形成型腔。本实用新型中方便上料,且上料时无需加料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粗线径O型圈的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较大规格粗线径的O型圈产品主要采用图1-2的结构设计,并使用冷冻去飞边结构。此结构在上料的同时,受限于预成型机口径大小,预成型件无法切出正常圈料,使之在生产过程中不易上料,造成生产效率的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适用于粗线径O型圈的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粗线径O型圈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
上模上设有凸台,凸台的端面上设有上模腔;
下模上设有料杯,料杯的底部设有下模腔和位于下模腔外侧的余料槽;
合模时,凸台压入料杯内,且上模腔与下模腔扣合以在二者之间形成型腔。
优选地,余料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小于1/2圆的弓形面。
优选地,上模腔的端口边缘和下模腔的端口边缘均分别设有倒角。
优选地,料杯设有五个。
优选地,五个料杯中的四个位于另外一个的外侧并呈矩阵排列。
本实用新型中,在下模上设置料杯,在上模上设有凸台的结构设置方便上料,且上料时无需加料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模具的型腔剖面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粗线径O型圈的模具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粗线径O型圈的模具在合模状态下凸台与料杯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D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7所示,图3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粗线径O型圈的模具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图5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粗线径O型圈的模具在合模状态下凸台与料杯的配合关系示意图;图6为图5中C处放大图;图7为图5中D处放大图。
参照图3-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适用于粗线径O型圈的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中:上模1上设有凸台11,凸台11的端面上设有上模腔;下模2上设有料杯,料杯的底部设有下模腔和位于下模腔外侧的余料槽b;合模时,凸台11压入料杯内,且上模腔与下模腔扣合以在二者之间形成型腔a。该结构的设置方便上料,且上料时无需加料器。
参照图6,上模腔的端口边缘和下模腔的端口边缘均分别设有倒角R,以防止缩裂,提高合格率。从而解决了老式模具加工时易出现产品缩裂、杂色的情况。
参照图7,余料槽b的横截面形状为小于1/2圆的弓形面,以减小余料槽b的容积,降低材料损耗。
此外,本实施例中,料杯设有五个,五个料杯中的四个位于另外一个的外侧并呈矩阵排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库伯密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库伯密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67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过载高动态应用环境下的层叠式微惯性测量单元
- 下一篇:一种生态智能户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