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低雨水含固量的雨水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76748.0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9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侯建军;傅詹轶;赵洪叶;陈日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22;E03F3/04;E03F5/04;E03F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雨水 含固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池,针对雨水中的固体污染物不好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降低雨水含固量的雨水池,由底板和侧板围合而成,雨水池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依次设有若干挡板,挡板与水流方向垂直,挡板宽度小于雨水池宽度,在出水口和与其相邻的挡板之间设有集水坑,集水坑侧壁设有过水孔。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依次设有若干挡板,固体颗粒在不断与挡板碰撞后被挡板拦截,冲击挡板后水流的动力势能会下降,有利于降低出水口的雨水含固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池,尤其涉及一种降低雨水含固量的雨水池。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来,随着工农业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雨水的利用渐渐收到人们的关注。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初期雨水裹挟着污染物冲入雨水池中,再进入调节池,和污水合并处理。例如一篇公告号CN206769012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新型园林储存雨水池,包括土壤、支撑槽、顶角支撑板、密封圈、顶角安装板、安装板、底部支撑座、底部密封板、底部安装板,所述土壤内部具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与顶角支撑板相适应,所述支撑槽连接多个顶角支撑板,所述顶角支撑板两端具有定位槽,所述顶角支撑板与支撑板相适应,所述支撑板连接顶角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外侧连接支撑槽,所述支撑板两端具有定位螺钉,所述定位螺钉与定位槽相适应,所述定位螺钉通过定位凸起连接定位槽,所述多个顶角支撑板与多个支撑板依次连接形成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与密封圈相适应,所述密封圈连接密封槽,所述密封圈内部具有安装槽。
但是由于降雨初期,雨水降落地面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固体污染物质,直接排入污水池容易堵塞通道,也增加了处理负担,另设调节池又需要一定的占地面积。据此需要一种理想的技术结构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雨水中的固体污染物不好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降低雨水含固量的雨水池,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依次设有若干挡板,固体颗粒在不断与挡板碰撞后被挡板拦截,冲击挡板后水流的动力势能会下降,有利于降低出水口的雨水含固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雨水含固量的雨水池,由底板和侧板围合而成,雨水池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依次设有若干挡板,挡板与水流方向垂直,挡板宽度小于雨水池宽度,在出水口和与其相邻的挡板之间设有集水坑,集水坑侧壁设有过水孔。挡板的宽度小于短边侧板,能阻碍水流运动但是不阻止水流通过,固体颗粒在不断与挡板碰撞后被挡板拦截,最后流入出水口的固体颗粒数量大大下降,另一方面,冲击挡板后水流的动力势能会下降,水流冲力变小后裹挟固体的能力也会下降,有利于降低出水口的雨水含固量。雨水一路流到出水口附近时含固量已经大大降低,在这附近设置一个集水坑,可以用于消防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场合,有效利用雨水。集水坑侧壁设有过水孔,雨水只能通过过水孔进入集水坑,保证集水坑内水的低含固量。
作为优选,出水口设有一个T形的三通管,三通管为一个小管口和两个大管口的异径管口,大管口一与外界的污水管连通、大管口二朝上且高度低于侧板,小管口与大管口一共线且贯穿出水口。水位较低时,雨水通过小管口流入大管口一再流入污水管,出水量平稳均匀,对污水管的压力小。若水位过高,高过大管口二时,雨水可以通过大管口二流入大管口一,大管口二口径较大,排水量也大,防止雨水溢出雨水池。
作为优选,底板在靠近进水口处设有凸起,凸起挡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凸起对固体沉淀物有阻拦作用。
作为优选,凸起为四棱柱,四棱柱的两个平行梯形面分别与雨水池的两个侧板接触连接,四棱柱最小的一个侧面与底板接触连接。底板和四棱柱之间形成锐角夹角,容易挡住雨水中的固体杂质。
作为优选,雨水池的底板和侧板内壁均用防水砂浆抹面,涂抹厚度为20 mm。防水砂浆抹面可以提高雨水池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67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银离子微胶囊海绵结构
- 下一篇:鼻饲患者用吸氧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