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脊柱内镜微创骨刀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77891.1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41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孔维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17/32;A61B17/14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1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柱 内镜微创骨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骨刀,包括:刀柄、刀体、刀头,刀头位于刀体顶端,且和刀体一体成形,刀体连接刀柄,刀体中间部分有可调节限深器。本发明的骨刀的刀体体型细长,能够与内窥镜配合使用,可以在微创手术中实现精准截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合内窥镜用于微创手术的骨刀。
背景技术
骨刀是外科手术中用于削骨的手术器械,传统的骨刀体积较大,都是通过传统的开刀手术直接伸进患者体内去削骨,这种骨刀无法配合内窥镜用于微创手术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骨刀,可解决现有技术中骨刀无法配合内窥镜用于微创手术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骨刀,包括:刀柄、刀体、刀头,刀头位于刀体顶端,且和刀体一体成形,刀体连接刀柄,刀体中间部分有可调节限深器。
所述刀体为圆柱形,直径比脊柱内窥镜工作通道直径小0.2-0.3mm,长度为300~310mm。
其中,所述刀头的宽度不超过刀体的直径,弧度不超过刀体圆柱1/2弧,刀刃为水波样齿状刃设计,具有防止骨刀截骨时在不规则骨块上滑动的功能和部分环锯功能。
其中,所述刀柄表面上有防滑纹。
其中,所述刀体和刀柄一体式连接。
其中,所述刀体和刀柄为可拆卸式连接,且刀体伸入刀柄的部分超过刀柄2/3的长度,刀柄尾端有横行手柄。
本发明的骨刀的刀体体型细长,能够与内窥镜配合使用,可以在微创手术中实现精准削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骨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在削骨手术过程中进出前后的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的骨刀如图1所示,包括:刀柄3、刀体2、刀头1,刀头1位于刀体2顶端,且和刀体2一体成形,刀体2连接刀柄3,刀体2中间部分有可调节限深器6。
刀体为圆柱形,直径比脊柱内窥镜工作通道直径小0.2-0.3mm,长度为300~310mm,这个直径和长度使得刀体能够插入并伸出内窥镜的工作通道。
本实施例的骨刀的刀体体型细长,将其插入内窥镜的工作通道下使用,通过内窥镜精确定位需要削骨的位置,如图2~4所示,可以在微创手术中实现精准削骨。
本实施例中,刀头1的宽度不超过刀体2的直径,以保持刀体2和刀头1的整体宽度不超过刀体2的直径,更容易进入内窥镜的工作通道。
刀柄3表面上有防滑纹4,方便稳定握持,刀柄3尾端有横行手柄5,旋转手柄5可使骨刀具有部分环锯功能,环锯手柄两端长短及大小不同,具有指示刀刃方向的功能。
刀柄3和刀体2也为一体式结构,如:焊接一体或制作时一体成型,使得骨刀的刚性更强,使用是即使用力太大也不容易弯折,甚至折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未经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7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