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异型导光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78351.5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3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尹研;龙帅;付卫斌;杨双锋;张超;王连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翰博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谭勇 |
地址: | 4007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型 导光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型导光板结构,设有U型安装框,所述U型安装框内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灯条和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与灯条的接触面上均匀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底部连接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顶部低于所述限位孔顶部,所述灯条包括LED颗粒,所述LED颗粒也设置在所述限位孔内,且所述限位板对LED颗粒进行限位,本实用新型在导光板上开设有限位孔,将灯条LED颗粒进行限位,消除人工组装LGP及灯条误差,从而减少光学NG,同时LED颗粒与导光板接触面积增大,LED颗粒发出的光可在LGP中进行多次传导,重新利用,大大增加光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异型导光板结构。
背景技术
导光板和LED是背光源的核心部件。在常规LED背光源中,灯条一般组装在导光板的入光侧,光线从导光板侧壁射入,然后经由导光板内部反射将点光源转化为面光源,导光板与灯条结合方式有两种组装方式:一种为灯条借助胶带固定在背板U折内,导光板入光侧需紧靠灯条直接插入U折内,另一种方式为灯条与导光板直接用胶带进行一体固定;
第一种方案由于灯条与导光板均为人工组装,在实际组装过程中极易发生灯条下陷,LGP组装与灯条存在间隙而造成光学NG不良;第二种方案由于要用胶带将灯条与导光板固定在一起,LGP容易暴露且残胶易转移至LGP上造成亮点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稳定固定灯条、并且能增加光利用率的异型导光板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型导光板结构,设有U型安装框,所述U型安装框内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灯条和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与灯条的接触面上均匀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底部连接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顶部低于所述限位孔顶部,所述灯条包括LED颗粒,所述LED颗粒也设置在所述限位孔内,且所述限位板对LED颗粒进行限位。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为矩形结构,更适合LED颗粒的形状,配合更紧密。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内壁任意三个面均设有所述限位装置,且第四个面与所述LED颗粒发光面接触,接触面积增大,同时避免光被限位板遮挡。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表面上设有防滑纹,避免产生滑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顶部向限位孔中心倾斜,限位的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导光板上开设有限位孔,将灯条LED颗粒进行限位,消除人工组装LGP及灯条误差,从而减少光学NG,同时LED颗粒与导光板接触面积增大,LED颗粒发出的光可在LGP中进行多次传导,重新利用,大大增加光的利用率,同时,在限位孔内设有弹簧和限位板,能适用与不同型号不同大小的LED颗粒,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封装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持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相机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翰博光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翰博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83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