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音梁五弦琴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78870.1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4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鸥;吴念博;何新喜;朱信智;李碧英;杨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礼乐乐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1/04 | 分类号: | G10D1/04;G10D3/02;G10D3/00;G10D3/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音 五弦琴 | ||
一种双音梁五弦琴,包括共鸣箱,该共鸣箱的箱体由面板、底板和侧板拼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在面板内壁上并列固定设置两根上音梁;在底板前半部内壁上并列固定设置两根第一下音梁;在底板后半部内壁上并列固定设置两根第二下音梁;在面板内壁上开设上“丰”字形沟槽,形成上部“丰”字形音隧;在底板前半部内壁上开设下“十”字形沟槽,形成前半部“十”字形音隧;在底板后半部内壁上开设下“十”字形沟槽,形成后半部“十”字形音隧;在共鸣腔内的横向设置有横音梁,横音梁布置在“丰”字形沟槽的左半部和右半部槽体位置上。本方案解决了以往五弦琴演奏时高音区亮不出来,而低音区浑厚圆润不够以及琴声穿透力不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拨乐器,特别涉及一种双音梁五弦琴。
背景技术
五弦琴是一种弹拨乐器,历史悠久比较稀有,属于古琴的一种。五弦琴具有民族特点,发音柔和,但音量不大。可用于独奏或为民歌、民间舞蹈伴奏。
五弦琴分上、下两个部分,由音板、弦钉、弦柱、琴弦和共鸣箱等构成。上部的音板,多使用质地较软的松、杉木料制作,板长40厘米、宽12厘米、厚2厘米,在距音板两端2厘米处,一端钉有五个铁钉作为系弦的弦钉,钉距2厘米;另一端设置有五个铁或木制小棍作为拴弦的弦柱,柱距2厘米。弦钉与弦柱之间,张以五条琴弦,弦下不设柱马。古时的琴弦,多采用麻丝捻合而成,后来才逐步改为丝弦或钢丝弦。下部的共鸣箱,呈长方匣形,多用质地较硬的木板钉制而成,长32厘米、宽16厘米、高12厘米,也有使用洋铁桶代用的。五弦琴的音板与共鸣箱既分离、又合用的乐器形制,与我国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2400年前的琴、瑟、筑的结构相似。
五琴弦的音域为四个八度,存在的问题是:高音区和低音区的音色不佳,具体表现是高音区亮不出来,而低音区浑厚圆润不够,五弦琴琴声的穿透力不强,有待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五弦琴共鸣箱无法满足从高音区到低音区之间良好的共鸣振动要求,即不能同时适应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较宽频率变化的共鸣和振动。进一步研究表明共鸣箱中影响共鸣和振动的因素较多,除面板和底板材质和厚薄而外,共鸣箱内部结构和构造影响较大。而现有五弦琴的共鸣腔因设计不合理,不利于发挥从高音区到低音区之间良好声波共鸣和振动。
有鉴于此,如何对现有五弦琴的共鸣箱进行改进,特别是对共鸣箱内部结构和构造进行改进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音梁五弦琴,其目的是要解决现有五弦琴共鸣箱无法兼顾高、中、低音区同时具备良好共鸣音色和穿透力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音梁五弦琴,包括共鸣箱,该共鸣箱的箱体由面板、底板和侧板拼合而成,其创新在于:
在所述共鸣箱内设有两根上音梁,上音梁为长条状的音梁构件,两根上音梁的一侧紧贴固定在所述面板的内壁上,两根上音梁的的一侧相对于底板在共鸣箱内悬空,两根上音梁的长度方向与共鸣箱的长度方向一致,在共鸣箱的宽度方向上看两根上音梁并列且相隔一段距离。
在所述共鸣箱对应的面板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沟槽,第一沟槽沿共鸣箱的宽度方向开设;在所述共鸣箱对应的面板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沟槽,第二沟槽沿共鸣箱的长度方向开设;第一沟槽与第二沟槽在面板的内壁上交叉布置并且相互贯通,其中,第二沟槽位于两根上音梁之间的位置,第二沟槽的长度方向与上音梁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沟槽在共鸣箱的宽度方向上横跨两根上音梁,并在面板的内壁上形成上横向音隧,第二沟槽在面板的内壁上形成上纵向音隧。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 上述方案中,主题为“五弦琴”,而创新点集中在五弦琴的“共鸣箱”上,所以没有对共鸣箱而外的其他结构进行描述。可以认为本实用新型五弦琴中除共鸣箱而外的其它结构采用原有五弦琴技术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礼乐乐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礼乐乐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8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