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音梁伽倻琴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21678924.4 申请日: 2020-08-13
公开(公告)号: CN212541880U 公开(公告)日: 2021-02-12
发明(设计)人: 金海鸥;吴念博;何新喜;朱信智;李碧英;杨萍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礼乐乐器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10D1/04 分类号: G10D1/04;G10D3/02
代理公司: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马明渡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双音 梁伽倻琴
【说明书】:

一种双音梁伽倻琴,包括共鸣箱,该共鸣箱的箱体由面板、底板和侧板拼合而成,箱体内设有共鸣腔,其特征在于:在面板内壁上并列固定设置两根上音梁;在底板内壁上并列固定设置两根下音梁;在面板内壁上开设上“丰”字形沟槽,形成上部“丰”字形音隧;在底板内壁上开设下“丰”字形沟槽,形成下部“丰”字形音隧;在共鸣腔内的横向设置有横音梁,横音梁布置在“丰”字形沟槽的左半部和右半部槽体位置上。本方案打破了以往伽倻琴共鸣箱内部构造传统设计的束缚,大胆提出新的改进设计方案,解决了以往伽倻琴演奏时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音色不佳、音量小以及琴声穿透力不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拨乐器,特别涉及一种双音梁伽倻琴。

背景技术

伽倻琴亦称朝鲜筝,是朝鲜民族的弹拨弦鸣乐器。流行于朝鲜半岛和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伽倻琴,相传是伽倻国嘉悉王仿照筝制成。形制与筝差不多,也是一弦一柱,现使用的伽倻琴有二十一弦,音阶排列有七声及五声两种,所用右弹左按的技法基本和筝一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既可以独奏、重奏、合奏,还可以弹唱。伽倻琴的种类大体可分为“正乐伽倻琴”、“散调伽倻琴”、现代用的“21弦伽倻琴”等三种。

伽倻琴由琴框、面板、底板、侧板、琴柱和琴弦构成,其中,面板、底板和侧板形成共鸣箱。琴身长约152厘米、宽17~21厘米。琴框是长方形的边框,右为琴首,左为琴尾,上西蒙以呈拱形的薄水面板,采用长白山生长的纹细质松、易于振动的鱼鳞松或梧桐木制作,琴底有底板和琴脚,底板用栗木,琴框和琴柱使用红木或花梨木等质地较硬的木料制作琴首一端有凸起的岳山支弦,张有12条琴弦。琴柱安置在面板中部,排列呈雁行。每张一柱,可移动以调节育高。

新中国成立后,伽倻琴得到不断改革,已制成五声音阶18弦伽倻琴及七声音阶21弦伽倻琴。后者加大了共鸣箱,采用尼龙弦和尼龙钢丝弦,音响洪亮,音色优美动听。伽倻琴富有表演力,是善于表达民族柔和情感的民间乐器。因此,伽倻琴弹唱是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表演形式。

目前伽倻琴存在的问题是: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的音色不佳,特别是高音区亮不出来,而低音区浑厚圆润不够,另外伽倻琴琴声的穿透力不强,音量小,有待进一步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伽倻琴共鸣箱无法满足从高音区到低音区之间良好的共鸣振动要求,即不能同时适应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较宽频率变化的共鸣和振动。进一步研究表明共鸣箱中影响共鸣和振动的因素较多,除面板和底板材质和厚薄而外,共鸣箱内部结构和构造影响较大。而现有伽倻琴的共鸣箱因设计不合理,不利于发挥从高音区到低音区之间良好声波共鸣和振动。

有鉴于此,如何对现有伽倻琴的共鸣箱进行改进,特别是对共鸣箱内部结构和构造进行改进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音梁伽倻琴,其目的是要解决现有伽倻琴共鸣箱无法兼顾高、中、低音区同时具备良好共鸣音色和穿透力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音梁伽倻琴,包括共鸣箱,该共鸣箱的箱体由面板、底板和侧板拼合而成,所述箱体内的一端设置前封板,另一端设置后封板,所述面板、底板、侧板、前封板以及后封板所围的空间为共鸣腔,其创新在于:

在所述共鸣腔内设有两根上音梁,上音梁为长条状的音梁构件,两根上音梁的一侧紧贴固定在所述面板的内壁上,两根上音梁的另一侧相对于底板在共鸣腔内悬空,两根上音梁的长度方向与共鸣箱的长度方向一致,在共鸣箱的宽度方向上看两根上音梁并列且相隔一段距离。

在所述共鸣腔对应的面板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沟槽,第一沟槽沿共鸣箱的宽度方向开设;在所述共鸣腔对应的面板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沟槽,第二沟槽沿共鸣箱的长度方向开设;第一沟槽与第二沟槽在面板的内壁上交叉布置并且相互贯通,其中,第二沟槽位于两根上音梁之间的位置,第二沟槽的长度方向与上音梁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沟槽在共鸣箱的宽度方向上横跨两根上音梁,并在面板的内壁上形成上横向音隧,第二沟槽在面板的内壁上形成上纵向音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礼乐乐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礼乐乐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89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