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音梁古筝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79210.5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1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金海鸥;吴念博;何新喜;朱信智;李碧英;杨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礼乐乐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1/04 | 分类号: | G10D1/04;G10D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音 古筝 | ||
一种双音梁古筝,包括共鸣箱,该共鸣箱的箱体由面板、底板和侧板拼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在面板内壁上并列固定设置两根上音梁;在底板内壁上并列固定设置两根下音梁;在面板内壁上开设上“丰”字形沟槽,形成上部“丰”字形音隧;在底板内壁上开设下“丰”字形沟槽,形成下部“丰”字形音隧;在面板与底板之间固定设置六个横音梁,其中三个布置在“丰”字形沟槽的左半部槽体位置上,三个布置在“丰”字形沟槽的右半部槽体位置上。本方案打破了以往古筝共鸣箱内部构造传统设计的束缚,大胆提出新的改进设计方案,解决了以往古筝演奏时高音区亮不出来,而低音区浑厚圆润不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国传统弹拨乐器,特别涉及一种双音梁古筝。
背景技术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古筝结构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称之为琴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其中,面板、底板和侧板拼合构成共鸣箱。
早期古筝只有十三根弦,上世纪60年代开始把十三根弦改为二十一根弦。音程也从原来的两个半八度增加到四个八度。而共鸣箱随着琴弦数量的增加只是简单的加宽,内部结构和构造没有进行任何变化。
目前古筝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高音区,特别是低音区的音色、穿透力和音量不佳,没有充分发挥出古筝应有音色、穿透力和音量效果。具体表现是高音区亮不出来,而低音区浑厚圆润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的古筝共鸣箱无法满足从高音区到低音区之间良好的共鸣振动要求,即不能同时适应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较宽频率变化的共鸣和振动。进一步研究表明共鸣箱中影响共鸣和振动的因素较多,除面板和底板材质和厚薄而外,共鸣箱内部结构和构造影响较大。而现有古筝的共鸣箱设计不合理,不利于共鸣箱发挥从高音区到低音区之间良好声波共鸣和振动。
有鉴于此,如何对现有古筝的共鸣箱进行改进,特别是对共鸣箱内部结构和构造进行改进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音梁古筝,其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古筝共鸣箱无法兼顾高、中、低音区同时具备良好共鸣音色、穿透力和音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音梁古筝,包括共鸣箱,该共鸣箱的箱体由面板、底板和侧板拼合而成,所述箱体内的一端设置钉板,另一端设置后封板,所述面板、底板、侧板、钉板以及后封板所围的空间为共鸣腔,其创新在于:
在所述共鸣腔内设有两根上音梁,上音梁为长条状的音梁构件,两根上音梁的一侧紧贴固定在所述面板的内壁上,两根上音梁的另一侧相对于底板在共鸣箱内悬空,两根上音梁的长度方向与共鸣箱的长度方向一致,在共鸣箱的宽度方向上看两根上音梁并列且相隔一段距离。
在所述共鸣腔对应的面板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沟槽,第一沟槽沿共鸣箱的宽度方向开设;在所述共鸣腔对应的面板的内壁上设有第二沟槽,第二沟槽沿共鸣箱的长度方向开设;第一沟槽与第二沟槽在面板的内壁上交叉布置并且相互贯通,其中,第二沟槽位于两根上音梁之间的位置,第二沟槽的长度方向与上音梁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一沟槽在共鸣箱的宽度方向上横跨两根上音梁,并在面板的内壁上形成上横向音隧,第二沟槽在面板的内壁上形成上纵向音隧。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 上述方案中,主题为“古筝”,而创新点集中在古筝的“共鸣箱”上,所以没有对共鸣箱而外的雁柱(一些地段也称之为琴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出音口、穿弦孔等进行描述。可以认为本实用新型古筝中除共鸣箱而外的其它结构采用现有技术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礼乐乐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礼乐乐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792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