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81061.6 | 申请日: | 202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9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灿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本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 ||
一种耳机,包括:挂耳部、耳机前盖、喇叭、耳机后盖;耳机前盖固定在耳机后盖上,耳机前盖和耳机后盖固定后形成中空的内腔体,内腔体用于固定放置喇叭;耳机前盖上设置至少一个出音孔,用于向使用者耳朵传出喇叭发出的声音;挂耳部用于将耳机固定在使用者的耳道外侧,挂耳部和耳机前盖可拆卸的固定连接。设置挂耳部将耳机固定在使用者耳道外侧,不需要将耳机塞入耳道,该种固定方式更为柔和、舒适,没有塞入式耳机所带来的压迫感。同时本申请的耳机不需要塞住耳道,耳道是一个开放的状态,能接收出音孔传递声音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接收周围环境的声音,使用者能够具有较好的环境警觉性,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更加安全的耳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入耳式耳机佩戴时需要将耳塞塞入耳道,长时间使用会损害使用者的听力也容易产生听诊器效应,耳塞膨胀挤压耳道,耳道会有一定的压迫感。
同时,佩戴入耳式耳机的使用者,耳机塞入耳道,虽然会较大程度上的隔绝外界环境的声音,但当外界环境有危险发生时,不易接受外界的声音,环境警觉性差,安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耳机,其目的在于开放耳道,提高使用耳机的环境警觉性。
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耳机,包括:挂耳部、耳机前盖、喇叭、耳机后盖;
所述耳机前盖固定在所述耳机后盖上,所述耳机前盖和所述耳机后盖固定后形成中空的内腔体,所述内腔体用于固定放置所述喇叭;
所述耳机前盖上设置至少一个出音孔,用于向使用者耳朵传出所述喇叭发出的声音;
所述挂耳部用于将所述耳机固定在使用者的耳道外侧,所述挂耳部和所述耳机前盖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挂耳部选择软胶材料,所述出音孔设置在所述耳机前盖的顶部或侧边。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挂耳部包括支撑件、挂耳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挂耳件上侧;所述支撑件用于抵接使用者耳朵的耳甲艇,所述挂耳件用于挂在使用者耳朵的屏间切迹上。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挂耳部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挂耳件朝向所述耳机前盖一侧;所述耳机前盖上设置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和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耳机前盖和所述挂耳部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为柱状体,所述柱状体朝向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在外周侧设置凸起;所述连接件内部中空,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连接件内部;所述凸起用于紧固挂耳部和所述耳机前盖的连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耳机后盖上设置进气孔。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内腔体的内部还包括透音膜;所述透音膜贴在所述内腔体中在进气孔和/或出音孔的位置。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透音膜为透音防水膜和/或透音防尘膜。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喇叭倾斜放置在所述内腔体内部;所述喇叭直径12-18mm。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喇叭朝向使用者的一侧和所述内腔体形成中空结构;所述出音孔和所述中空结构相连通。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耳机,设置挂耳部将耳机固定在使用者耳道外侧,不需要将耳机塞入耳道,该种固定方式更为柔和、舒适,没有塞入式耳机所带来的压迫感。同时本申请的耳机不需要塞住耳道,耳道是一个开放的状态,能接收出音孔传递声音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接收周围环境的声音,使用者能够具有较好的环境警觉性,更加安全。由于将喇叭设置在使用者耳朵的外侧,采用空气传声的方式,通过耳机前盖上的出音孔将喇叭的声音传递给使用者,空气传声,灵敏度高,音质好,能耗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耳机爆炸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本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本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10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5G室内基站天线
- 下一篇:一种线阵电阻式绞合金属线节距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