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收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81252.2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5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顾玉美;蔡勇飞;黄永伟;郭振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丰华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2 | 分类号: | C12M1/32;C12M3/1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李嘉宁 |
地址: | 211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染性 支气管炎 抗原 收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原收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收获装置,包括收获头,所述收获头包括吸液杆(7)及外套,所述外套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吸液杆插入头(3)和吸液杆外套(6)连接而成,所述吸液杆外套(6)的下端为斜面锐头(1),所述斜面锐头(1)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与所述斜面锐头(1)的尖端同一侧的吸液杆外套(6)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吸液孔(2)。本装置的斜面锐头在收获环节中只接触鸡胚的蛋壳边缘,斜面下去的时候可以有效避开卵黄,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收获头的吸液孔下多上少,吸液杆进一步缩短,有效的避免了堵塞,能快速的吸取尿囊液,吸取彻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抗原收获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抗原收获装置。
背景技术
鸡胚培养法是常用的一种培养病毒的方法,鸡胚培养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流感病毒、脑炎病毒、新城疫病毒等的培养。鸡胚培养的接种方法有很多,最常用的有:绒毛尿囊膜接种法、羊膜腔接种法、尿囊腔接种法和卵黄囊接种法。可根据病毒的特性,选择适宜的接种途径。
目前,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生产过程中,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培养时间较短,卵黄收缩需要较长的时间,使得收获环节中卵黄易被刺破、吸取而混进收获的尿囊液中,从而导致抗原较浑浊、效价不高且不稳定、有效产量不高,其卵黄收获率高达98%。为了解决该问题,后续还需进一步增加纯化工艺,去除卵黄。
因此,如何减少收获卵黄、降低卵黄收获率成为了该生产工艺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收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收获装置,包括收获头,所述收获头包括吸液杆及外套,所述外套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吸液杆插入头和吸液杆外套连接而成,所述吸液杆外套的下端为斜面锐头,所述斜面锐头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与所述斜面锐头的尖端同一侧的吸液杆外套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吸液孔。
其中,所述吸液杆外套的长度为66mm-67mm,直径为12±0.1mm。
其中,吸液孔2共4行,呈梯形设置,从上至下依次为3个、5个、7个、7个。
其中,第一行的3孔均为小孔;第二行的5孔的中间3孔为大孔,两边的2孔为小孔;第三行的7孔的中间5孔为大孔,两边的2孔为小孔;第四行的7孔均为大孔。
其中,大孔的孔径为2mm,小孔的孔径为1.5mm。
其中,所述斜面锐头为椭圆形平面,平面的上端钝、下端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收获装置中的外套采用斜面锐头,与现有技术中的圆锥尖头(如图2所示)相比,本装置的斜面锐头在收获环节中只接触鸡胚的蛋壳边缘,斜面下去的时候可以有效避开卵黄,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收获头的吸液孔下多上少(原吸液孔为5排,且每排数量相等、孔径一致),吸液杆进一步缩短(原吸液杆为68mm以上),增加了吸液速度,减少囊膜的堵塞,能快速的吸取尿囊液,吸取彻底。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收获装置,抗原收获质量上有显著提高,避免了刺破卵黄,减少了卵黄的收取,目前的卵黄收获率可降低至1-2%;胚体尿囊液收取完全,有效的避免了杂质的收取;尿囊液的澄清度显著提高;大大的延长了膜包的使用寿命;抗原的效价有明显的提升。而且节省了后道工序的纯化工艺,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吸液杆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收获装置的外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获装置的外套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丰华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兆丰华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12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列腺检测装置
- 下一篇:休憩运载两用式拖车装置及休憩运载两用式拖车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