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建筑用雨水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81912.7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1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乔聪;李红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丘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B01D29/56;B01D29/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孙清晓 |
地址: | 476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建筑 雨水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建筑用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顶端设有汇集架,汇集架顶端的中间位置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汇集孔,汇集架的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辅助架,两两辅助架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连接杆,辅助架与汇集架的顶端均设有汇集板,汇集板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开口,汇集板的底端对称设有与汇集架相配合的调节杆,调节杆的外壁套设有与其相配合的调节环,汇集架的两侧均设有与其相配合的进口。有益效果为:有效的保证了设备在整个使用期间,设备能够利用更多相同的组件结构,进行更多位置和面积的雨水进行收集,而使设备更加灵活和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节能建筑用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物的节能改造主要是在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约能源,水资源一直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一直呼吁要节约的能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尤其是在现有建筑中,人们生活所需的所有用水均是采用自来水,包括冲洗马桶、洗地板、大型绿化等,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同时也给用户、单位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节约水资源是目前建筑物节能改造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项重要资源,但在实际情况中,对于雨水的回收利用情况并不乐观,一般建筑中,对雨水并没有采取回收利用,而是直接排入下水道,这不仅直接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可能会导致城市道路、小区内积水使人们的正常生活受阻,而且即便有雨水收集也容易垃圾堵塞,需要经常维护,收集后的雨水还需要二次净化再利用。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节能建筑用雨水收集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建筑用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汇集架,所述汇集架顶端的中间位置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汇集孔,所述汇集架的一侧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辅助架,两两所述辅助架之间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连接杆,所述辅助架与所述汇集架的顶端均设有汇集板,所述汇集板内部的中间位置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开口,所述汇集板的底端对称设有与所述汇集架相配合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外壁套设有与其相配合的调节环,所述汇集架的两侧均设有与其相配合的进口,所述壳体内部的顶端设有与其相配合的功能隔板,所述功能隔板底端远离所述壳体内壁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过滤板。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底部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收集排水口,所述收集排水口的外壁套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收集盖。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顶部的一侧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清理口,所述清理口的内部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清理盖。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的顶部设有与其相配合的辅助网。
进一步的,所述进口与所述开口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开口之间设有连接环。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汇集板之间设有连接块,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汇集架顶壁之间设有调节套。
进一步的,所述汇集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有效的保证了设备在整个使用期间,设备能够利用更多相同的组件结构,进行更多位置和面积的雨水进行收集,并且能够对收集板件进行调整,最终雨水收集后,能够区分过滤雨水以及清理未过滤雨水,从而使设备更加灵活和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节能建筑用雨水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丘学院,未经商丘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19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