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电叶片内腔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83778.4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8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印厚飞;李奎;程朗;于宁建;窦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连云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4 | 分类号: | B29C35/04;B29C70/54;B29L31/08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刘喜莲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片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电叶片内腔加热装置,包括,由若干根型材搭接而成的机架;可拆卸的安装在机架中部上的用于放置设备的设备平台,其上设置有鼓风机和进气端通过管道连接在鼓风机出风端的加热器;固定安装在机架侧壁上的侧面可抵接在叶片叶根的侧面上的叶根密封保温板;由与鼓风机进风端连接且贯穿于叶根密封保温板上的进风管和与加热器出风端连接且贯穿于叶根密封保温板上的出风管形成气体加热循环回路;通过加热器可以将由鼓风机送入的风进行加热并将加热后的热风送至与叶根密封保温板抵接的叶根侧面即叶片内腔中,对叶片内腔进行加热即辅助固化,一定程度上的使得叶片叶根内腔的固化效果更充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机叶片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风电叶片内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风电叶片作为风电机组的核心部件之一,其自身质量直接影响整台机组的性能和运行安全,风电叶片多为环氧树脂增强玻璃纤维结构通过加热的化学反应浇注成型,环氧树脂加热固化的均匀程度对叶片性能影响很大,因此叶片生产成型时对加热控制和要求也极为严格。
目前,风力发电机叶片的后固化多为通过模具对模具内部的叶片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能较好的控制与模具接触的叶片外部的固化,但叶片内腔内表面由于叶片本身热传导损失使之存在一定的温差,这种温差最高有10℃,这就导致叶片在后固化时实际内外层因温差固化质量不一致,而叶片的大部分粘接区多在叶片内部对加热温度和均匀性要求较高,同时单纯依靠模具加热固化效率低下要是叶片内部也固化透彻用时较长,不利于生产效率提高。
如国家专利公开号为CN206694201U的一种便携式风电叶片空气内循环加热除冰系统,开关及电缆(1)、热风机(2)、挡风板(5),主机电源通过开关及电缆(1)和热风机(2)相连,所述挡风板(5)将叶片内部空腔分割为两部分,所述热风机(2)设置在叶片内部空腔内,且其热风出口穿过所述挡风板(5),热风在叶片内部空腔内形成热风循环,所述 的热风机(2)和挡风板(5)设置在叶片后缘(15)和后缘腹板(13)间的空腔内,当所述的热风机(2)和挡风板(5)设置在叶片后缘(15)和后缘腹板(13)间的空腔内,所述后缘腹板(13)和前缘腹板(12)之间设置有配重挡板,或者,所述在前缘腹板(12)和前缘(14)之间设置有配重挡板,还包括通风管道(3),其一端连接所述热风机(2)的热风出口,另一端自由开口向叶尖方向铺设,所述通风管道(3)的一端靠近叶尖部位,还包括风压监控系统(7),监控空气内循环过程的风压,还包括回流风速监控系统,用于通过回流风速及时判断空气内循环的流动情况,还包括温度监控系统,用于通过风流的温度判断空气内循环的加热效果、热风机的工作情况,并进行安全报警,还包括管道施工工装,用于辅助将通风管道推向叶尖,在人孔挡板上固定连接人孔密封挡板工装(6),所述人孔密封挡板工装(6)设置有电缆和监控系统导线穿过的孔;
上述中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风机叶片进行破冰,且是在风机叶片内腔中设置热风机等组件、也即是说基于不同型号尺寸的风机叶片需要调整热风机等组件的型号,实施不方便;
因此,很有必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运行方便的叶片内腔加热装置,配合模具加热使叶片内外加热均匀,提升加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为,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运行方便的风电叶片内腔加热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包括,
由若干根型材搭接而成的机架;
可拆卸的安装在机架中部上的用于放置设备的设备平台,其上设置有鼓风机和进气端通过管道连接在鼓风机出风端的加热器;
固定安装在机架侧壁上的侧面可抵接在叶片叶根的侧面上的叶根密封保温板;
由与鼓风机进风端连接且贯穿于叶根密封保温板上的进风管和与加热器出风端连接且贯穿于叶根密封保温板上的出风管形成气体加热循环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联合动力技术(连云港)有限公司,未经国电联合动力技术(连云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37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的管道加固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出租车用防病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