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及发电功能的节能建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84534.8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26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马军;王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D13/18 | 分类号: | E04D13/18;E04D13/04;B01D29/01;B01D29/58;C02F1/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肖健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雨水 收集 发电 功能 节能 建筑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及发电功能的节能建筑结构,包括墙体和屋顶,所述屋顶固定安装于墙体顶端,且墙体与屋顶之间开设有发电腔室,所述发电腔室内部底端两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屋顶两端靠近边沿处固定安装有雨水收集槽,所述雨水收集槽底端靠近轴心处固定安装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底端固定连接有雨水过滤盒;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的雨水收集槽和太阳能板,具有非常好的节能环保性,即能将雨水进行收集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将雨水进行过滤处理,不会影响到雨水的正常使用,通过安装的喷水总管,喷出的水流则能对屋顶表面进行清洗,确保了屋顶的干净程度,不会影响到太阳能板的发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及发电功能的节能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是指在房屋建筑中,由各种构件(屋架、梁、板、柱等)组成的能够承受各种作用的体系,所谓作用是指能够引起体系产生内力和变形的各种因素,如荷载、地震、温度变化以及基础沉降等因素,随着全球变暖现象的日益加剧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节能减排、开发可再生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建筑行业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6%,接近社会能耗的二分之一,远大于其他行业。
但是,目前市场上传统的建筑结构(比如房屋)功能性都比较单一,由于传统房屋屋顶只具备排水功能,不具备雨水收集功能,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并且就算有雨水收集功能,也不能进行过滤,导致收集的雨水难以加以利用,而且也不能进行太阳能发电,不具备良好的节能环保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及发电功能的节能建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雨水收集及发电功能的节能建筑结构,包括墙体和屋顶,所述屋顶固定安装于墙体顶端,且墙体与屋顶之间开设有发电腔室,所述发电腔室内部底端两侧通过支架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屋顶两端靠近边沿处固定安装有雨水收集槽,所述雨水收集槽底端靠近轴心处固定安装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底端固定连接有雨水过滤盒,且雨水过滤盒固定安装于墙体外壁表面,所述雨水过滤盒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网,所述雨水过滤盒底端通过水管固定连接有雨水储存箱,且雨水储存箱固定安装于墙体外壁表面。
优选的,所述屋顶顶端通过固定夹套固定安装有喷水总管,所述喷水总管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导管,且连接导管设有两根,所述连接导管远离喷水总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水支管,其中两根所述喷水支管底端固定连接有喷嘴,且喷嘴设有多组,其中一组所述雨水储存箱内部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远离水泵输出端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喷水总管内部。
优选的,所述发电腔室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逆变器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板通过逆变器与蓄电池之间电性连接,且蓄电池与水泵之间电性连接。
优选的,其中两组所述雨水收集槽顶端均固定安装有钢丝网。
优选的,其中两组所述雨水储存箱一端固定连接有放水口,所述放水口内部固定安装有开关阀。
优选的,所述屋顶具体为玻璃材质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的雨水收集槽和太阳能板,在晴天时,太阳能板能够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然后通过逆变器存储在蓄电池内,以供建筑机构的其他供电设备使用,具有非常好的节能环保性,在雨天时,雨水掉落在屋顶上,会沿着屋顶滑落至雨水收集槽内,然后再由下水管流入至雨水过滤盒内,当雨水进入至雨水过滤盒内后,会依次穿过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网,同时过滤网和活性炭过滤网能够将雨水中的杂质和细小颗粒进行拦截,确保雨水的干净程度,过滤后的雨水会流入至雨水储存箱内进行收集,即能将雨水进行收集利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将雨水进行过滤处理,不会影响到雨水的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45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腐蚀的精密铸件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透明理疗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