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头连接结构和桥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87111.1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71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孙全利;刘春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6;E01D1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头 连接 结构 桥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桥头连接结构。其用于与主梁搭接,其包括搭板、排水结构以及第一填土结构,所述搭板的第一端延伸至主梁的端部且二者之间设有伸缩缝,所述搭板的第一端的下方通过预埋的螺纹钢筋与桥台的顶部连接,所述的搭板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排水结构和第一填土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桥梁结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主梁与搭板之间伸缩缝连接,取消了搭板与台背之间的缝隙,并在搭板结构下铺设了排水结构,由此可以避免雨水下渗,从而降低了搭板开裂和下沉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桥头连接结构和桥梁结构。
背景技术
桥头搭板是用于防止桥端连接部分沉降而采取的结构措施。它搁置在桥台或悬臂梁板端部和填土之间,随着填土的沉降而能够转动。车辆行驶时可起到缓冲作用,使台背填土沉降不至于产生凹凸不平。目前桥头搭板基本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桥台填土厚度、荷载情况和台后回填材料等不同,搭板厚度多在25cm-35cm之间,搭板长度多在5m-10m之间。
传统的桥头搭板经常因台背填料不密实及自身刚度过渡不均匀而造成一系列危害,如搭板下沉引起的路面开裂和跳车等,不仅影响安全和舒适度,也降低了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而且也增加了运输成本和养护成本。此外,桥头搭板近台端多数布设在沥青混凝土表面层的下面或与路面基层顶面相平,车辆荷载很快传压在路床上,加上雨水从衔接处的伸缩缝下渗,造成填料水土流失而使路堤沉降,使搭板脱空,搭板变为弯拉结构,脱空部分容易开裂。在高速行车中,裂缝增大的同时会使得司机和乘客感受到颠簸不适,严重时甚至易引起交通事故。鉴于此,解决开裂问题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桥头连接结构容易造成结构下方填土水土流失而使得搭板下沉或开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桥头连接结构,其用于与主梁搭接,包括搭板、排水结构以及第一填土结构,所述搭板的第一端延伸至主梁的端部且二者之间设有伸缩缝,所述搭板的第一端的下方通过预埋的螺纹钢筋与桥台的顶部连接,所述的搭板的下方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排水结构和第一填土结构。
所述的桥头连接结构,所述搭板包括依次连接的顶板、过渡板和底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顶板的斜下方,所述过渡板为倾斜结构,所述过渡板的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连接,并使得所述顶板、过渡板和底板整体上构成台阶结构,所述过渡板和底板的上方回填有第二填土结构。
所述的桥头连接结构,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均与所述主梁在桥梁纵向上同坡度设置。
所述的桥头连接结构,所述顶板和过渡板之间具有膨胀缝,且所述顶板和过渡板通过传力杆连接。
所述的桥头连接结构,所述过渡板和底板之间具有膨胀缝,且所述过渡板和底板通过传力杆连接。
所述的桥头连接结构,所述伸缩缝的宽度为40mm至160mm。
所述的桥头连接结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碎石垫层和粘土隔水层,所述粘土隔水层的尾部端设有排水盲沟。
所述的桥头连接结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顶板下方的第一排水结构、设于所述过渡板下方的第二排水结构和设于所述底板下方的第三排水结构,所述第一排水结构、第二排水结构和所述第三排水结构的坡度均在0.3%以上。
为了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桥梁结构,其包括主梁、桥台和上述的桥头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桥头连接结构和桥梁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71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覆铜板裁板机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热带建筑外墙的活动式遮阳雨篷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