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熔融还原余热循环收集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87755.0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8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冠琪;袁兴伦;魏召强;王佰忠;潘县委;张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墨龙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2D1/50;F01K27/00;F01D15/10;C21B5/06 |
代理公司: | 山东华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0 | 代理人: | 张俭伟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融 还原 余热 循环 收集 发电 系统 | ||
一种熔融还原余热循环收集发电系统,涉及熔融还原余热回收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汽化烟道,汽化烟道连接有汽化烟道汽包和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分别连接有中压汽包和低压汽包,汽化烟道汽包与中压汽包分别连接于电厂燃气锅炉汽包,低压汽包连接有除氧器,燃气锅炉汽包连接有多级过热装置,多级过热装置连接发电机组,发电机组出口连接凝汽器,凝汽器连接锅炉给水泵组,锅炉给水泵组连接除氧器,除氧器出口分别连接汽化烟道汽包、中压汽包以及低压汽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中受限于高炉余热回收装置的特性,无法应用于熔融还原工艺中使用,无法实现对烟气降温冷却产生的余热充分收集利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融还原余热回收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熔融还原余热循环收集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HIsmelt熔融还原技术是世界上唯一种完全不使用焦炭、烧结及球团工艺的冶金技术,在熔融还原炉炉顶煤气室中产生大量高温烟气,烟气温度可达1600~1800℃,在生产过程中持续产出。吨铁烟气量约为2200-3200Nm3/tHM,烟气携带的物理热和化学热约占到能量输入总量的40%左右,对SRV炉烟气的余热余能进行高效利用,是改善工艺能源利用效率的关键。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一个申请号为200620138166.0的专利,该方案在高炉的鼓风入口与炉顶的烟气排放口之间连接有由极速超导热管组成的余热回收装置,该余热回收装置的蒸发段与所述高炉的烟气排放口串联,该余热回收装置的冷凝段与所述高炉的鼓风入口串联。在余热回收装置的蒸发段与所述高炉的烟气排放口串联后,还连接有除尘装置、透平膨胀机和发电机,透平膨胀机带动发电机转动输出电能。本实用新型的高炉鼓风首先与炉顶煤气在极速超导热管余热回收装置中进行换热,然后再进入热风炉加热,这样经过余热回收,热风炉进口鼓风较传统方式提高200℃以上,大幅度降低了热风炉能耗,提高了高炉热风温度,降低了焦比和生铁成本,并为高炉强化冶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有高炉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是在高炉的鼓风入口与炉顶的烟气排放口之间连接余热回收装置,通过余热回收装置高炉鼓风与炉顶煤气进行换热,加热后的高炉鼓风进入热风炉进一步加热,降温后的煤气经除尘装置和减压阀组进入透平膨胀机做功,带动发电机转动,输出电能。
由于熔融还原工艺的特殊性,熔融还原炉会持续输出大量高温烟气,烟气温度可达1600~1800℃,吨铁烟气量达2200-3200Nm3/tHM,烟气携带的物理热和化学热约占到能量输入总量的40%左右。系统产生的烟气温度高、余热量大,现有的高炉余热回收装置显然不能实现烟气的降温冷却和余热的充分收集利用目的。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熔融还原余热循环收集发电系统,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受限于高炉余热回收装置的特性,无法实现应用于熔融还原工艺中使用,无法实现对烟气的降温冷却和余热的充分收集利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熔融还原余热循环收集发电系统,包括汽化烟道,所述汽化烟道连接有汽化烟道汽包和余热回收装置;所述汽化烟道与所述汽化烟道汽包之间还连接有冷却水强制循环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分别连接有中压汽包和低压汽包,所述汽化烟道汽包与所述中压汽包分别连接于电厂燃气锅炉汽包,所述低压汽包连接有除氧器,所述除氧器出口分别连接所述汽化烟道汽包、所述中压汽包以及所述低压汽包,所述燃气锅炉汽包连接有多级过热装置,所述多级过热装置连接发电机组,所述发电机组出口连接凝汽器,所述凝汽器连接锅炉给水泵组,所述锅炉给水泵组连接除氧器。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汽化烟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烟道炉口段、烟道一段、烟道二段以及烟道末端,所述烟道炉口段倾斜于水平面3-70°设置,所述烟道二段呈倒U形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墨龙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墨龙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77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熔融还原工艺还原剂分级筛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疗器械烘干用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