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易泄露的锂离子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88362.1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5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聂志明;万里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迪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50/204;H01M50/242;H01M50/244;H01M50/258;H01M10/613;H01M10/6551;H01M10/6556;H01M10/6561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石红丽 |
地址: | 344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易 泄露 锂离子 蓄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易泄露的锂离子蓄电池,包括防锈底座,所述防锈底座的顶部连接有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的顶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电池外壳包括内壳体与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减震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有导热片,所述内壳体的内腔设有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等距设在内壳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内壳体与外壳体,能够提高蓄电池的密封性,同时通过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有减震组件,当电池外壳受到撞击时,外壳体带动支撑板和缓冲杆后移,使得套筒内的弹簧压缩,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即使外壳体变形,也不会影响到电池的密封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易泄露的锂离子蓄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常用的电池,具有输出电压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循环性好、自放电率低、快速充放电、充电效率高等诸多优势,锂离子电池包括正极、隔膜、负极、有机电解液、电池外壳,但是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在过度震动后容易出现胀气,导致锂离子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泄漏,导致锂离子电池报废,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成为目前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泄漏后的电解液具有侵蚀作用,很容易从外壳内泄漏,导致外壳受损,放置电池的外在环境如汽车本身受损,所以需要一种不易泄露的锂离子蓄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泄露的锂离子蓄电池,通过设有内壳体与外壳体,能够提高蓄电池的密封性,同时通过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有减震组件,当电池外壳受到撞击时,外壳体带动支撑板和缓冲杆后移,使得套筒内的弹簧压缩,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即使外壳体变形,也不会影响到电池的密封性,通过在减震组件与内壳体的连接处设有导热片,能够通过导热片将热量传递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然后通过外壳体两侧的通风口进行散热,便于蓄电池进行散热,通过在电池外壳的顶部设有密封板和密封垫,将密封板底部的卡块卡接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然后通过螺栓穿过螺纹孔对密封板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密封板通过密封垫将电池组件压紧,防止其晃动,避免其震动后胀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易泄露的锂离子蓄电池,包括防锈底座,所述防锈底座的顶部连接有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的顶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电池外壳包括内壳体与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减震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有导热片,所述内壳体的内腔设有电池组件,所述电池组件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等距设在内壳体内,所述内壳体的内壁上设有防泄漏垫,所述外壳体的两侧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设在外壳体两侧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卡接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的两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连接有螺栓,且所述螺栓穿过外壳体与卡块连接在内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缓冲杆、压板、弹簧和套筒,所述缓冲杆的一端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设在套筒内,所述弹簧设在压板与套筒的内腔底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设在缓冲杆与外壳体之间,所述导热片设在套筒与内壳体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板的底部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压覆在电池组件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有内壳体与外壳体,能够提高蓄电池的密封性,同时通过在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设有减震组件,当电池外壳受到撞击时,外壳体带动支撑板和缓冲杆后移,使得套筒内的弹簧压缩,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即使外壳体变形,也不会影响到电池的密封性;
2、通过在减震组件与内壳体的连接处设有导热片,能够通过导热片将热量传递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然后通过外壳体两侧的通风口进行散热,便于蓄电池进行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迪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迪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83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电子式压力开关
- 下一篇:一种化工合成过程中的自动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