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桩的外壳及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89235.3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65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郑浪;夏丽建;孙创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魏赛楠;白改芳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外壳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充电桩安装拆卸不便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的外壳及充电桩,该外壳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本体上的安装组件,安装组件用于将充电桩固定至固定基体,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构件,其设置于本体上;第二安装构件,其能够固定于固定基体上;其中,第一安装构件与第二安装构件彼此对接,以便在第二安装构件固定于固定基体的情形下,充电桩能够通过第一安装构件与第二安装构件的对接固定至固定基体。在安装充电桩时,先将第二安装构件固定到固定基体上,再使第一安装构件与第二安装构件对接上,从而将充电桩固定至固定基体上,非常地简单方便,相应地,也便于将充电桩拆卸下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充电桩的外壳及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由于电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相对于传统汽车更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近几年电动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对于解决电动车如何能够及时有效地充电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充电桩作为一种专门应对电动汽车等产品及时充电的设备,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现有的充电桩主要是直接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固定于墙壁或者配套立柱上的,但是,由于充电桩的重量重、体积大,在安装或者拆卸充电桩时,需要多个施工人员默契配合才能完成,需要较高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充电桩安装拆卸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桩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用于将所述充电桩固定至固定基体,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构件,其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第二安装构件,其能够固定于所述固定基体上;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彼此对接,以便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固定于所述固定基体的情形下,所述充电桩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的对接固定至所述固定基体。
在上述外壳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安装构件上设置有挂接结构,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上设置有支撑结构,在安装好的情形下,所述挂接结构挂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从而将所述充电桩固定至所述固定基体。
在上述外壳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限位构件,以便在安装好后限制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移动。
在上述外壳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构件包括左右设置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均与所述第一安装构件连接,在安装好的情形下,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位于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之间,以限制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左右移动。
在上述外壳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安装构件通过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与所述本体固定连接。
在上述外壳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构件上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挂接结构配合能够限制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移动。
在上述外壳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左右设置的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并且在安装好的情形下,所述挂接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之间,以限制所述第一安装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左右移动。
在上述外壳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安装构件包括相连的竖向部分和水平部分,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竖向部分上,在安装好的情形下,所述水平部分与所述本体的底板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92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型板块的翻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热能回收功能的热风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