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反应过电压保护放电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89272.4 | 申请日: | 202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25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黄章庆;黄湘柏;何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格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17/16 | 分类号: | H01J17/16;H01J17/20;H01J17/32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86 | 代理人: | 高远 |
地址: | 21534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反应 过电压 保护 放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反应过电压保护放电管,包括绝缘瓷管,所述绝缘瓷管两端分别设有放电极,两端所述放电极和所述绝缘瓷管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内填充惰性气体;两端所述放电极之间连接有微隙结构,所述微隙结构包括介电质,所述介电质表面镀设有金属膜,所述金属膜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间隙;具备极小的放电间隙从而提升放电管的反应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放电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反应过电压保护放电管。
背景技术
目前气体放电管的缺点是从感应过电压到管体做动的时间延迟较大,造成系统在突波发生,气体放点管导通前要承受比较高的突波电压。例如230V的气体放电管在组合波1.2/50us 6KV 8/20us 3KA测试下,要升压到900V GDT才会导通,新型设计600V导通,大幅降低残压,提高保护能力。
现有通用气体放电管结构如下,是电极与陶瓷管形成一个封闭空间,空间中灌有气体。两端电极是接通电路,当高压于两电极间的间隙形成,游离气体并使气体由绝缘变成导通,从而将外界突波能量经由气体放电管导离要保护的系统。目前常用的电极间隙因为制程能力无法小于0.3mm,从而导通速度受到限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个新型的具备超小放电间隙来改善反应速度问题的放电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反应过电压保护放电管,以解决目前放电管的制程能力有限,造成放电管的两个电极间的间隙较大,从而导通速度受到限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反应过电压保护放电管,包括绝缘瓷管,所述绝缘瓷管两端分别设有放电极,两端所述放电极和所述绝缘瓷管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内填充惰性气体;两端所述放电极之间连接有微隙结构,所述微隙结构包括介电质,所述介电质表面镀设有金属膜,所述金属膜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间隙。
优选的,所述介电质为圆柱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介电质由氧化铝、氧化锆、氧化硅或钛酸钡的材质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间隙由机械切割或激光切割形成。
优选的,所述间隙分隔金属膜且间隙水平设置。
优选的,所述间隙之间等距设置。
优选的,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或氮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反应过电压保护放电管,通过加入微隙结构,通过镀金属膜的介电质并在这个介电质上切割新的放电间隙,使得两个电极间的放电间隙可以突破当前的制程能力,相比传统的气体放电管间隙距离可以缩小到十分之一以下,由于放电间隙缩小其反应速度得到很大提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微隙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绝缘瓷管,2.放电极,3.密闭空间,4.微隙结构,41.介电质,42.金属膜,43.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快速反应过电压保护放电管,包括绝缘瓷管1,绝缘瓷管1两端分别设有放电极2,两端放电极2和绝缘瓷管1形成密闭空间3,密闭空间3内填充惰性气体,惰性气体为氩气或氮气;两端放电极2之间连接有微隙结构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格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华格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892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维护站及扫地机器人系统
- 下一篇:瓶盖缓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