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用康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90544.2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88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海艳 |
主分类号: | A61G13/00 | 分类号: | A61G13/00;A61G13/10;F21V33/00;A61F5/37;A61H3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杜权 |
地址: | 274500 山东省菏泽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内科 康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用康复装置,包括固定台,固定台的底部焊接有支柱,固定台的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架,放置架表面一侧设置有放置台,放置台表面的边缘处焊接有围挡,放置台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顶端开设有第一放置槽,第一放置槽的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一端焊接有放置块,放置块的一侧开设有放置孔。该中医内科用康复装置,通过固定台的设置方便患者躺着进行治疗,而设置在固定台上的可移动保护带,能够左右调整保护带的位置,方便固定患者,防止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乱晃,避免扎错针而设置的可移动的放置块,通过伸缩杆的设置,能够移动其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内科用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康复训练,是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并结合西医的解剖和病理诊断,而用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达到训练理疗目的的方法,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给病人进行针灸治疗时,大多是由医务人员手持针在病人穴位上针灸,而针灸盒和一些设备没有固定存放处,导致针掉落在床上或丢失,而针掉到病床上,可能给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如把针盒拿在手上,导致医务人员难以拿捏针灸的力度和刺入人体的深度,导致针灸效果不是很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用康复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用康复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内科用康复装置,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底部焊接有支柱,所述固定台的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表面一侧设置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表面的边缘处焊接有围挡,所述放置台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顶端开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的表面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焊接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的一侧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块的表面开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固定台表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焊接有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表面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一保护带,所述第一保护带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槽,所述第二固定杆的表面通过滑槽滑动连接有第二保护带,所述第二保护带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
可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包括支杆和撑杆,所述支杆表面一侧设置有调节螺栓,所述撑杆表面一侧开设有栓孔。
可选的,所述卡槽和卡块的尺寸相匹配。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护带和第二保护带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第一保护带和第二保护带一字连接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放置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灯座,所述灯座的内部设置有灯泡。
可选的,所述支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柱呈矩形阵列的形式焊接在固定台的底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内科用康复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中医内科用康复装置,通过固定台的设置方便患者躺着进行治疗,而设置在固定台上的可移动保护带,能够左右调整保护带的位置,方便固定患者,防止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乱晃,避免扎错针。
2、该中医内科用康复装置,通过放置架的设置,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可放置物品的平台,而设置的可移动的放置块,通过伸缩杆的设置,能够移动其位置,方便工作人员再进行工作时,随时拿取物品,设置在放置块一侧的灯泡,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暂时的照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海艳,未经刘海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905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FPC侧边输出注塑装置
- 下一篇:有机肥制粒用压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