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流自循环式的金属屋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91087.9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62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彭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航环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3/30 | 分类号: | E04D3/30;E04D3/365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刘宇波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园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流 循环 金属 屋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装置公开了一种气流自循环式的金属屋面结构,包括屋面板A、屋面板B以及底部设置镀锌檩条,镀锌檩条上安装有若干数量的支架板,与支架板安装方式为紧固螺钉连接,屋面板A、屋面板B底部均设置有与梅花扣配合的槽孔,梅花扣设置在支架板顶部。有益之处:一种气流自循环式的金属屋面结构,采用先进的直立锁边固定方式,通过梅花扣结构形成屋面板固定,通过扣合结构将屋面板的搭接边咬合在一起,保证装饰板的完整性,增强整体的稳定,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又不妨碍空气的自然流通,使屋面板底的空气能够流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气流自循环式的金属屋面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屋面金属板系统,设计落后,固定方式采用穿透式,造成屋面板外观表面看似完好,但板底已经锈迹斑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屋面板底湿气较大,空气不流通,导致湿气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加速了金属屋面板的氧化,最终大大降低了使用年限。而且市场上的屋面板系统的安装结构复杂,顶层装饰板的安装及拆卸不便,后期维修困难。装饰板长期使用后,易脱落或移动,现有的装饰板一般在表面穿孔进行连接,破坏装饰板完整性,密封性难以得到保障,安装的强度及稳定性低,影响使用寿命。设计一种气流自循环式的金属屋面结构,新设计的屋面板系统,旨在保证装饰板的完整性,增强整体的稳定,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又不妨碍空气的自然流通,使屋面板底的空气能够流动,屋面系统如同可以呼吸换气一样,不会将湿气闷在板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装置提供了一种气流自循环式的金属屋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装置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流自循环式的金属屋面结构,其中,包括屋面板A3、屋面板B9以及底部设置镀锌檩条1,所述镀锌檩条1上安装有若干数量的支架板2,与所述支架板2安装方式为紧固螺钉4连接,所述屋面板A3、所述屋面板B9底部均设置有与梅花扣5配合的槽孔,所述梅花扣5设置在支架板2顶部,所述屋面板A3或所述屋面板B9依次设置有屋面板凹槽3-1、屋面板凸槽3-2,所述屋面板凹槽3-1与所述梅花扣5配合,所述屋面板A3与所述屋面板B9边缘配合位置分别设置有A扣板6、B扣板7,两者配合相扣形成密封性的配合面8,当所述屋面板A3与所述屋面板B9配合相扣时,其底部形成内呼气流10,当内呼气流10不断膨胀时,将密封性的配合面8推开形成开放配合面11,这时所述屋面板A3与所述屋面板B9配合外部的外吸气流12进入,之后所述屋面板A3与所述屋面板B9再次形成密封性的配合面8。
具体工作原理:针对现有的装饰板一般在表面穿孔进行连接,破坏装饰板完整性,密封性难以得到保障,安装的强度及稳定性低,影响使用寿命等问题,设计一种气流自循环式的金属屋面结构,新设计的屋面板系统,采用先进的直立锁边固定方式,通过梅花扣5结构形成屋面板固定,通过扣合结构将屋面板的搭接边咬合在一起,保证装饰板的完整性,增强整体的稳定,提高使用寿命,同时又不妨碍空气的自然流通,使屋面板底的空气能够流动,屋面系统如同可以呼吸换气一样,不会将湿气闷在板里。具体是包括屋面板A3、屋面板B9以及底部设置镀锌檩条1,所述镀锌檩条1上安装有若干数量的支架板2,与所述支架板2安装方式为紧固螺钉4连接,所述屋面板A3、所述屋面板B9底部均设置有与梅花扣5配合的槽孔,所述梅花扣5设置在支架板2顶部,所述屋面板A3或所述屋面板B9依次设置有屋面板凹槽3-1、屋面板凸槽3-2,所述屋面板凹槽3-1与所述梅花扣5配合,所述屋面板A3与所述屋面板B9边缘配合位置分别设置有A扣板6、B扣板7,两者配合相扣形成密封性的配合面8。
在平时密封屋内,当所述屋面板A3与所述屋面板B9配合相扣时,其底部形成内呼气流10,当内呼气流10不断膨胀时,将密封性的配合面8推开形成开放配合面11,这时所述屋面板A3与所述屋面板B9配合外部的外吸气流12进入,之后所述屋面板A3与所述屋面板B9再次形成密封性的配合面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航环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航环海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910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乘用车悬架控制臂一体化器具
- 下一篇:一种车载空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