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牙科用口腔撑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92607.8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83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郭清泉;叶少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清泉 |
主分类号: | A61C19/00 | 分类号: | A61C19/00;A61B90/16;A61B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牙科 口腔 撑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牙科用口腔撑开装置,包括基座,基座的顶端、底端分别转动设有第一撑开件和第二撑开件,第一撑开件和第二撑开件的结构相同,第一撑开件的右端转动设有第一连接件,第二撑开件的右端转动设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能够把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锁定在同一个条直线上。锁定机构包括两个锁定板,第一连接件在中间段上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个锁定板的顶端之间,第二连接件在中间段上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个锁定板的底端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够撑开患者的口腔,消除存在患者由于疲劳意外闭合口腔的风险,确保医生的医治作业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也消除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撑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牙科用口腔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是人体内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口腔前借口裂与外界相通,后经咽峡与咽相续。口腔内有牙、舌等器官。口腔的前壁为唇、侧壁为颊、顶为腭、口腔底为黏膜和肌等结构。口腔借上、下牙弓分为前外侧部的口腔前庭和后内侧部的固有口腔;当上、下颌牙咬合时,口腔前庭与固有口腔之间可借第三磨牙后方的间隙相通。
牙齿是口腔中重要的器官,其中,常见的牙科疾病包括:龋齿、牙隐裂、楔状缺损、夜磨牙、牙釉质钙化不全、氟斑牙、四环素牙、可复性和不可复性牙髓炎、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先天性梅毒牙、过小牙、过大牙、锥形牙、融合牙、畸形中央尖、牙内陷、牙根纵裂、牙周震荡、牙脱位、牙折、牙髓坏死、牙髓钙化、牙内吸收、急性浆液性和化脓性根尖周炎、根尖肉芽肿、根尖周囊肿、牙列缺失、阻生牙等。
在牙科疾病的治疗、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医生把口腔张开,以利于医护人员的检查、治疗作业。传统的医治过程中,患者张开口腔的时候不借助辅助工具来撑开口腔,存在患者由于疲劳意外闭合口腔的风险,影响医生的医治作业,同时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牙科用口腔撑开装置,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把第一撑开件、第二撑开件分别抵住患者的上牙齿和下牙齿,然后朝向患者的口腔推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再通过锁定机构把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锁定在同一条直线上,从而撑开患者的口腔,以解决患者张开口腔的时候不借助辅助工具来撑开口腔,存在患者由于疲劳意外闭合口腔的风险,影响医生的医治作业,同时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牙科用口腔撑开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底端分别转动设有第一撑开件和第二撑开件,所述第一撑开件和第二撑开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撑开件的右端转动设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撑开件的右端转动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设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能够把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锁定在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两个锁定板,所述第一连接件在中间段上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个锁定板的顶端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在中间段上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两个锁定板的底端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端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顶端位于开口内,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端、第二连接件的顶端和锁定板之间设有锁定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底端、第二连接件的顶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锁定件插设在两个通孔之间,其中一个所述锁定板的外侧设有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能够吸附住锁定件并把锁定件定位在两个通孔之间。
优选的,所述锁定板为长条形结构,所述锁定板的中间位置处设有锁定圆片,所述通孔和锁定圆片同心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撑开件包括连接座和撑开板,所述连接座的两端分别和基座的顶端、第一连接件的顶端转动连接,所述撑开板固定设置在连接座的顶端上,所述撑开板倾斜分布,且撑开板的两端分别遮挡住基座的顶端、第一连接件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连接座关于基座的中心对称分布,所述撑开板的四角均采用圆角过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清泉,未经郭清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926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