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麦秸秆快速生物降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92779.5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86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良;汪建飞;肖新;马万征;王泓;李新伟;吴中原;卢培成;李允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F29/04 | 分类号: | A01F2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严海晨 |
地址: | 23303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秸秆 快速 生物降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麦秸秆快速生物降解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的顶部安装有降解箱,缓冲机构靠近底板垂直中心线的一端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安装有活动块,本实用新型破碎电机通过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破碎辊转动,同时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二破碎辊转动,从而使得破碎刀片旋转对对需要降解的秸秆进行破碎,之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降解箱的内部,打开控制阀通过进液管添加微生物和水后通过搅拌机构对内部进行搅拌,使内部原料混合充分均匀,并且利用加热块对降解箱的内腔进行加热,从而提高降解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降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麦秸秆快速生物降解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众多农业作物中,小麦是常见的一种农作物,随着小麦产量不断提高,秸秆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通常人们对小麦秸秆采取焚烧的方式,这样不仅污染空气,而且资源被浪费,所以渐渐出现了生物降解装置,但是现有的装置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传统上的装置对小麦秸秆的降解耗费时间长,降低了装置的降低效率,此外传统的装置在出料时秸秆容易出现堵塞的现象,造成出料不顺畅,因此存在很大的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麦秸秆快速生物降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麦秸秆快速生物降解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顶部安装有降解箱,所述缓冲机构靠近底板垂直中心线的一端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底部设置有滑块,所述底板内腔的顶部开设有与滑块相互匹配的滑轨,所述活动块的顶部铰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活动块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座,且连接座的顶部与降解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降解箱正面的下方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降解箱左侧壁的上端设置有进液管,所述降解箱右侧壁的下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料管的外壁设置有控制阀,所述降解箱右侧壁的中心处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转轴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上下两端对称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的左端通过转轴安装有搅拌机构,且搅拌机构位于降解箱的内腔,所述降解箱内腔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加热块,所述降解箱右侧壁的上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降解箱的顶部安装有破碎箱,所述破碎箱的底部开设有落料口,且落料口的底部与降解箱的顶部连接,所述破碎箱内腔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有下料板,所述破碎箱的背面固定有破碎电机,所述破碎电机的动力输出端通过转轴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右端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一端通过转轴安装有破碎机构,且破碎机构位于破碎箱的内腔,所述破碎箱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入料口,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线与驱动电机、电动推杆和破碎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的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加热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座、活动板、活动柱和复位弹簧,所述缓冲机构的固定座位于底板顶部的左右两端,所述固定座的内腔活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安装有活动柱,且活动柱的顶部伸出固定座与降解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的外壁套设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套设在活动柱的外壁上。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降解箱上下运动时,活动柱能够带动活动板在固定座的内腔滑动并对复位弹簧进行压缩或拉伸,使得降解箱在上下运动时更加平稳。
优选的,所述降解箱内腔的底部固定有导料板,且导料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0°。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从而使得降解箱内腔的物料能够顺着导料板排至出料管,便于更加顺畅地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927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