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铸模具用铝铸件毛刺修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93041.0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05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吕祥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市永兴模具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1/06;B24B41/02;B24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239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 模具 铸件 毛刺 修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压铸模具用铝铸件毛刺修整装置,底座上设有环形架,环形架中通过环形滑槽设有齿轮环,齿轮环内侧通过连接块设有调节打磨机构,底座上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中通过第一螺杆设有滑座,滑座上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中通过双向螺杆设有滑块,滑块上设有升降缸,升降缸上方设有转动装夹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环带动调节打磨机构转动,可实现对铝铸件不同面进行打磨,同时调节打磨机构中的修整打磨头可横向移动,实现了即可对圆柱弧面打磨,也可进行平面斜面打磨,实用性强,同时夹持机构中的滑座配合转动装夹机构可使装夹后的铝铸件自行转动和的移动,大大增加了打磨修整速度,增加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毛刺修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模具用铝铸件毛刺修整装置。
背景技术
铸件是指是采用铸造的加工方式而得到的纯铝或铝合金的设备器件,一般是采用砂型模或金属模将加热为液态的铝或铝合金浇入模腔,而得到的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铝零件或铝合金零件通常就称为铝压铸件,而模具行业也会使用到铝铸件;
铝铸件浇筑成型后表面会存在许多毛刺,需要对铝铸件进行毛刺修整处理,传统的修整机需要对铝铸件进行多次装夹才可完成全面修整,非常费时,且多次装夹定位不精准,容易产生修整过量的情况,造成铝铸件尺寸出现偏差,出现报废损失,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压铸模具用铝铸件毛刺修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压铸模具用铝铸件毛刺修整装置,该压铸模具用铝铸件毛刺修整装置通过齿轮环带动调节打磨机构转动,可实现对铝铸件不同面进行打磨,同时调节打磨机构中的修整打磨头可横向移动,实现了即可对圆柱弧面打磨,也可进行平面斜面打磨,实用性强,同时夹持机构中的滑座配合转动装夹机构可使装夹后的铝铸件自行转动和的移动,大大增加了打磨修整速度,增加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压铸模具用铝铸件毛刺修整装置,包括修整架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修整架机构包括底座、环形架、环形滑槽、齿轮环、连接块、调节打磨机构和伺服电机,所述底座上设有环形架,所述环形架中设有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中设有齿轮环,所述齿轮环内侧通过连接块设有调节打磨机构,所述环形架上方设有伺服电机,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滑槽、第一螺杆、滑座、第二滑槽、双向螺杆、滑块、升降缸和转动装夹机构,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中通过第一螺杆设有滑座,所述滑座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中通过双向螺杆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升降缸,所述升降缸上方设有转动装夹机构。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打磨机构包括滑环、转动架、第三滑槽、第二螺杆、移动块、伸缩缸和修整打磨头,所述环形架两侧对称设有滑环,所述滑环上设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中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中通过第二螺杆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下方设有伸缩缸,所述伸缩缸下方设有修整打磨头。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架上方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架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螺杆带传动,所述伸缩缸两侧设有与修整打磨头连接的导向滑杆。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装夹机构包括连接立板、第二电机、夹持气缸和夹持爪,所述升降缸上端设有连接立板,所述连接立板后侧设有第二电机,所述连接立板前侧通过夹持气缸设有夹持爪,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夹持气缸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螺杆与双向螺杆均通过电机带动转动,所述伺服电机与齿轮环齿轮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环带动调节打磨机构转动,可实现对铝铸件不同面进行打磨,同时调节打磨机构中的修整打磨头可横向移动,实现了即可对圆柱弧面打磨,也可进行平面斜面打磨,实用性强,同时夹持机构中的滑座配合转动装夹机构可使装夹后的铝铸件自行转动和的移动,大大增加了打磨修整速度,增加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市永兴模具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市永兴模具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930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