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介入无损伤心腔内抓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95439.8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5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陶凉;张刚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开阖同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6 | 分类号: | A61B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姜展志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入 无损 伤心 抓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介入无损伤心腔内抓取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介入无损伤心腔内抓取装置包括抓捕钳,所述抓捕钳的连接杆的前端具有两个可操作合拢或分离的钳夹,两个所述钳夹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间隔设有咬合夹齿,且两个所述钳夹上的多个咬合夹齿相互交错设置。优点: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以准确、便捷的抓取目标组织或器官的肌肉,抓取稳定,不会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介入无损伤心腔内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心脏病诊断、治疗中,除了常规的超声影像检查之外,根据疾病诊疗的需要,还会用到其他的检查方法。如在某些心脏疾病(包括心肌炎、药物心脏毒性、心肌病、心律失常、心脏肿瘤以及继发系统疾病)治疗,由于一些心肌病变预后独特,且往往不能通过无创手段进行诊断,需要EMB的指导。
心内膜心肌活检(EMB)是一种提供活体心脏组织来进行光镜和电镜组织形态学、组织化学、酶学、免疫学和病毒学检查研究的一种诊断技术。
虽然心肌活检技术虽然很安全,但是有如下并发症,死亡率为0.1%。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穿刺损伤,局部出血,气胸,肺栓塞、心肌穿孔等。
EMB相关死亡多是穿孔后心包填塞所导致。主要是由于活检钳前送过程中过快,钳嘴指向右心室游离壁,以及钳夹心肌组织时回撤有关,或者钳夹过于锋利。
针对心肌活检钳存在的局限性,本方案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心腔内抓取装置,该装置还能应用于其他心脏组织或器官的抓取,如:瓣膜,腱索,心耳,心内组织及异物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介入无损伤心腔内抓取装置,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介入无损伤心腔内抓取装置,包括抓捕钳,上述抓捕钳的连接杆的前端具有两个可操作合拢或分离的钳夹,两个上述钳夹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间隔设有咬合夹齿,且两个上述钳夹上的多个咬合夹齿相互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可以准确、便捷的抓取目标组织或器官的肌肉,抓取稳定,不会脱落。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上述钳夹以及咬合夹齿表面钝化处理。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钝化处理后的钳夹和咬合夹齿在抓取心脏组织或器官时,与组织或器官接触不会对其刺破或损伤,不会造成组织的出血,非常安全。
进一步,上述钳夹为条形,两个上述钳夹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沿二者的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咬合夹齿。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钳夹设计合理,咬合夹齿能够有序排布,实现对组织的快捷、稳定抓取。
进一步,上述咬合夹齿与对应的钳夹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强度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介入无损伤心腔内抓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钳夹的结构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抓捕钳,11、钳夹,12、连接杆,111、咬合夹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开阖同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开阖同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954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保温隔音装饰墙体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加工透水砖的石料粉碎筛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