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用耐用型水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21698225.6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98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林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艺敏 |
主分类号: | F04D29/00 | 分类号: | F04D29/00;F04D29/70;F04D29/08;B02C4/08;B02C4/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210 福建省漳***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耐用 水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污水处理用耐用型水泵,包括水泵本体,所述水泵本体的左侧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左端连通有垃圾处理箱,所述垃圾处理箱的左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垃圾处理箱的上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两侧均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杆;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泵本体、连接管、垃圾处理箱、进水管、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杆和破碎辊的设置,达到了可对污水中的垃圾进行粉碎的目的,解决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中常存在较大的垃圾,现有的水泵没有处理垃圾的装置,垃圾进入水泵内后容易对水泵造成损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用耐用型水泵。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用到水泵对污水进行引流。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中常存在较大的垃圾,现有的水泵没有处理垃圾的装置,垃圾进入水泵内后容易对水泵造成损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污水处理用耐用型水泵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耐用型水泵,具备可对污水中的垃圾进行粉碎的优点,解决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中常存在较大的垃圾,现有的水泵没有处理垃圾的装置,垃圾进入水泵内后容易对水泵造成损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用耐用型水泵,包括水泵本体,所述水泵本体的左侧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左端连通有垃圾处理箱,所述垃圾处理箱的左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垃圾处理箱的上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两侧均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部贯穿垃圾处理箱并延伸至垃圾处理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破碎辊,所述破碎辊的底部与垃圾处理箱的内壁轴承支撑。
优选的,所述垃圾处理箱的正面铰接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正面的右侧轴承支撑有拉手。
优选的,所述垃圾处理箱的正面且位于检修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L型卡板,所述L型卡板的内壁与拉手的表面卡接,所述L型卡板的正面螺纹连接有锁紧杆,所述锁紧杆的背面贯穿L型卡板并延伸至L型卡板的背面与垃圾处理箱的表面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垃圾处理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盒,所述电机的顶部与防护盒的内壁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表面且位于防护盒的内腔轴承支撑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底部与垃圾处理箱的顶部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水泵本体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右端连通有接头。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左侧连通有过滤管,所述进水管的左侧且位于过滤管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内腔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右端与过滤管的左侧固定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泵本体、连接管、垃圾处理箱、进水管、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转杆和破碎辊的设置,达到了可对污水中的垃圾进行粉碎的目的,解决了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中常存在较大的垃圾,现有的水泵没有处理垃圾的装置,垃圾进入水泵内后容易对水泵造成损伤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检修门和拉手的设置,使用者需要对垃圾处理箱内部进行检修时,通过拉动拉手打开检修门,从而达到了方便检修的目的,通过L型卡板和锁紧杆的设置,使用者检修完成后,将拉手转动至L型卡板的内侧,然后转动锁紧杆,锁紧杆的转动使其背面贯穿L型卡板并延伸至L型卡板的背面与垃圾处理箱的表面螺纹连接,从而达到了多检修门进行固定的目的,通过防护盒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对电机起到防护的作用,防止外部力量的撞击对电机造成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艺敏,未经林艺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6982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