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导流明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02548.8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2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吴留伟;郑国兵;吴蕾;肖钰;张文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2B5/00 | 分类号: | E02B5/00;E02B5/02;E02D5/04;E02B3/12;E02D5/74;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 33257 | 代理人: | 姜雯 |
地址: | 3100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土地 导流 明渠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导流明渠结构。它包括钢板桩墙、被动侧加固体、盆式底面和锚索,所述钢板桩墙位于渠道两侧,所述被动侧加固体位于渠道底部两侧位置,所述盆式底面位于渠道底部中部位置,所述锚索位于钢板桩墙上部。被动侧加固体和锚索起到保持钢板桩墙被动侧土体稳定,控制钢板桩墙倾覆稳定和桩顶变形。盆式底面可增大导流明渠过流断面,减少导流明渠水平向宽度。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大跨度导流明渠,解决了软土地基大跨度导流明渠布置困难的问题,具有施工安全度高、施工工期短、工程费用低、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在水利工程施工导流领域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中施工导流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导流明渠结构。
背景技术
在我国沿海分布有大量软土地基,地基中淤泥质土含水量很高,物理力学指标很差,从而造成开挖形成的边坡难以长期成形,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滑坡,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修建水利建筑物时,考虑防洪、供水及生态用水等要求,需要通过导流明渠将河道水系进行改道。在这些地区软土地基实施传统放坡开挖导流明渠,由于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差和具有蠕动性,会发生边坡滑动从而影响导流明渠正常通水。如果发生在工程行洪期,会给工程和周边地区造成极大安全风险。
虽然也有采用钢板桩加钢管支撑支护形成导流明渠方案,但遇到导流明渠较宽,钢管支撑因跨度过大难以实施。此外,也有涵管导流,但涵管过流能力有限,造价较高,在有一定规模的河道上难以实施。如何安全、快速、经济实现软土地基宽河道导流问题,仍是目前水利工程施工导流需要考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导流明渠结构,以解决软土地基大跨度河道导流明渠布置困难的问题,达到增加施工安全、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费用、降低占地面积等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导流明渠结构,包括钢板桩墙、被动侧加固体、盆式底面和锚索,所述的钢板桩墙位于渠道的两侧,被动侧加固体位于渠道底部两侧位置,盆式底面位于渠道底部中部位置,锚索位于钢板桩墙上部。被动侧加固体和锚索起到保持钢板桩墙被动侧土体稳定,控制钢板桩墙倾覆稳定和桩顶变形。盆式底面可增大导流明渠过流断面,减少导流明渠水平向宽度。
所述的被动侧加固体采用水泥搅拌桩或高压旋喷桩满堂式加固,并与钢板桩墙贴合。
所述的盆式底面将两个被动侧加固体中间区域土体放坡开挖形成梯形过流断面。
所述的锚索由锚索本体和钢腰梁组成,锚索本体沿轴线方向从外到内依次分为自由段和锚固段,钢腰梁设置在锚索和钢板桩墙交接位置。
所述的钢腰梁包括工字钢、顶部缀板、底部缀板、锚头承压板、斜铁盖板、斜铁和锚具。工字钢包含两条相同型号工字钢,并组成双拼工字钢腰梁。顶部缀板焊接在工字钢上表面,底部缀板焊接在工字钢下表面,间距均不大于1m,焊缝高度不小于8mm。工字钢通过斜铁盖板和斜铁焊接固定到钢板桩墙上,焊缝高度不小于8mm。锚索的自由段通过锚具和锚头承压板传力至钢腰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软土地基的大跨度导流明渠,解决软土地基大跨度导流明渠布置困难的问题,并具有施工安全度高、施工工期短、工程费用低、占地面积小等特点,在水利工程施工导流领域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被动侧加固体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钢腰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钢腰梁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钢腰梁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未经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025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颗粒混色机
- 下一篇:一种采煤机综采面输送机推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