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真空泵座的气缸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03288.6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31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张晓龙;朱继艳;李延龙;于广达;孙学伟;孙晓鹏;张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24 | 分类号: | F02F1/24;F01L1/047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真空泵 缸盖 结构 | ||
一种集成真空泵座的气缸盖结构,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在气缸盖后端固定有真空泵座,真空泵安装固定在真空泵座上,与气缸盖转动连接的排气凸轮轴与真空泵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排气凸轮轴包括五段轴径,五段轴径中与气缸盖后端相邻的一段轴径为第五段轴径,所述第五段轴径对应的气缸盖的轴承座上设有油孔一,气缸盖上设有油路,所述油路与油孔一连通,油路为真空泵供油。本实用新型优势在于避免了将真空泵安装在复杂的前端轮系内,使发动机整体结构更加匀称。同时布置方式有效节省了空间,且有利于增加结构稳定性,节约成本。此外,在第五段轴径对应的气缸盖的轴承座上设有油孔一,在气缸盖上设置有油路,为真空泵供油,从而保证了真空泵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真空泵座的缸盖结构。
背景技术
现如今汽车发动机大多装配有真空泵为真空助力系统提供动力,常用的真空泵布置方式多为将真空泵安装在发动机前端轮系中,但由于发电机、压缩机等其他零部件也布置在前端轮系,真空泵的加入会使前端轮系更加复杂臃肿。
发动机气缸盖作为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主要功用是封闭气缸上部,与活塞顶和气缸壁一起构成燃烧室,并承受气缸内部的气体压力。气缸盖一般还包含气道,并为气门等零部件的提供安装位置从而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真空泵座的气缸盖结构,在保证现有气缸盖功能的前提下,提供一种在气缸盖上增加真空泵座以安装真空泵的方式,从而解决将真空泵布置在发动机前端轮系内的弊端。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成真空泵座的气缸盖结构,在所述气缸盖后端固定有真空泵座,真空泵安装固定在真空泵座上,气缸盖后端对应所述真空泵的中心轴位置设置有轴孔,与气缸盖转动连接的排气凸轮轴与真空泵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排气凸轮轴包括五段轴径,所述五段轴径中与气缸盖后端相邻的一段轴径为第五段轴径,所述第五段轴径对应的气缸盖的轴承座上设有油孔一,气缸盖上设有油路,所述油路与油孔一连通,油路为真空泵供油。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优势在于避免了将真空泵安装在复杂的前端轮系内,使发动机整体结构更加匀称。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布置方式有效节省了空间,且有利于增加结构稳定性,节约成本。此外,在排气凸轮轴的第五段轴径上设置有油孔,在气缸盖上设置有油路,为真空泵供油,从而保证了真空泵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缸盖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气缸盖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气缸盖上的油路的剖视图;
图6是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4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5的C处局部放大图。
上述附图涉及的部件名称及标号如下:
气缸盖1、第一段油路1-1、第二段油路1-2、第三段油路1-3、真空泵座2、真空泵3、排气凸轮轴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032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EGR通道的气缸盖排气法兰
- 下一篇:一种新型EGR阀连接管总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