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照明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03379.X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41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蓓;聂余钦;夏浩然;周韩;万承熟;李丹;李思榆;魏琳;甘诗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甘诗源;刘一蓓 |
主分类号: | F21S19/00 | 分类号: | F21S19/00;F21V33/00;F24F7/007 |
代理公司: | 重庆千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59 | 代理人: | 冷奇峰 |
地址: | 400039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照明 通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了一种照明通风装置,包括内外同轴设置的折光筒和安装筒,且所述折光筒与安装筒以可拆卸方式相连,二者之间形成有环空,所述环空的上下两端敞口,所述环空内配置有强制排风组件,所述折光筒和安装筒均由透光材料制成;其中,所述折光筒内壁具有反光层,其外壁上具有至少两组沿其高度方向分布的电光源,安装筒顶部设有采光罩,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内设有用于为电光源和强制排风组件供电的蓄电池。能够同时满足地面地下综合场所的照明需求,以及地下通风排气需求,降低建筑设计复杂度,减轻后期安装工作量,整体结构巧妙,便于实施,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减少能源浪费,符合当前绿色建筑的需求,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照明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追求越来越高,同时对绿色能源的不断开发追求,如何最大化利用太阳光和自然风满足一些日常生活需求,正在各领域中不断为人们所探索。
在修建住宅或公共商业等建筑时,通常会涉及到一些地下场所,如车库、地下室或地下商业等,这些场所即使是在白天除了需要必要的照明以为,以及良好的通风换气之外,夜晚更需要,当然其所处的地面场所也需要照明,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照明与通风独立设置的方式,即单独在地面和地下安装照明装置和通风装置,这就需要预设相应的电路或管路,相对增加了设计难度,以及后期安装工作量,同时主要采用电网供电方式,增加了电网负荷,还不可避免的会造成较大的电力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通风装置,主要用于解决一些地面地下综合场所的照明通风问题,简化建筑设计,降低后期安装工作量,减少能源浪费,满足绿色建筑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照明通风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内外同轴设置的折光筒和安装筒,且所述折光筒与安装筒以可拆卸方式相连,二者之间形成有环空,所述环空的上下两端敞口,所述环空内配置有强制排风组件,所述折光筒和安装筒均由透光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折光筒内壁具有反光层,其外壁上具有至少两组沿其高度方向分布的电光源,安装筒顶部设有采光罩,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内设有用于为电光源和强制排风组件供电的蓄电池。
采用以上方案,通常情况下,在外界光照较为充足情况下,可利用采光罩进行光反射,并经折光筒传导至地下,为光照需求较小的地下场所供电,当然,如导入光照较弱,则可辅助电光源进行照明,但可相对减小电光源的功率,节省能耗,同理,如地面地下温度差异略大时,则可利用烟囱效应,直接实现地下场所的通风换气,而如热拔风作用较小时,则可通过强制排风组件进行向外强制排风,达到地下通风需求,与此同时,因为折光筒上设有多组电光源,只要安装时将其中至少一组设置在地面以上,则该装置可同时用于地上照明,而不需额外设置照明设备,从而简化建筑设置和后期工作量等。
作为优选:还包括风力排气组件,所述风力排气组件包括以可转动方式设置于采光罩上方的扇叶A,以及通过垂直轴与扇叶A相连的扇叶B,其中垂直轴与折光筒同轴设置,并伸入折光筒内,所述扇叶A位于折光筒内;
所述折光筒的下端以可拆卸方式设置的堵盖,折光筒的侧壁上在靠近扇叶B下方的位置开设有进风孔,当所述扇叶B正转时,所述环空内的空气经进风孔进入折光筒内,并经由折光筒的顶部排出。
采用以上方案,可利用外界自然风带动扇叶A转动,而扇叶B联动即可达到向外抽气或向内送气的目的,同样可以实现地下场所的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清洁能源,符合绿色建筑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垂直轴通过同步传动结构连接有发电机,所述扇叶A转动时,能够通过垂直轴驱动发电机发电,所述发电机产生电量能够存储至蓄电池中。采用以上方案,实现自然风对地下通风换气的同时,提高风能利用效率,将其转化为电脑进行存储,有利于节省电网电量消耗,甚至有利于实现装置供电的自给自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甘诗源;刘一蓓,未经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甘诗源;刘一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033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式电工电子检测维修实训台
- 下一篇:一种精密加工用切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