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简易自排空便于吸取样本的水质自动采样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05833.5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80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顾迪;韩元剑;徐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河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简易 排空 便于 吸取 样本 水质 自动 采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简易自排空便于吸取样本的水质自动采样器,包括主体和自排水管道,所述主体一侧连接有箱门,且箱门一端安装有合页,所述箱门表面安装有卡扣,且卡扣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主体顶部安装有把手,且主体内部安装有蠕动泵,所述蠕动泵顶部连接有软管,且软管一端连接有防堵框,所述蠕动泵一侧设置有控制中心,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储藏室。该具有简易自排空便于吸取样本的水质自动采样器通过自排水管道、放置槽和球体之间的相互配合设置,使其留样箱内部的水位到达一定时,自排水管道内部的球体会上升,从而将内部的水通过出水口排出,通过密封塞与出水口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其能够储存大量的水质样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自动采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简易自排空便于吸取样本的水质自动采样器。
背景技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以及人民生活水平迅速发展,但同时环境污染特别是水环境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力加强水环境监测保护已提上国家发展议程,然而由于监测成本过高,当前我国水环境监测的空间范围和时间强度都不足,则需要定点对水质进行取样检测。
现有的水质自动采样器普遍没有自排空结构,使其在取样后需要人工将内部取样的水质排出,而排出的过程不仅费时费力,同时有些污染严重的水也会对人检测人员造成伤害,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推出了一种具有简易自排空便于吸取样本的水质自动采样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简易自排空便于吸取样本的水质自动采样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水质自动采样器普遍没有自排空结构,使其在取样后需要人工将内部取样的水质排出,而排出的过程不仅费时费力,同时有些污染严重的水也会对人检测人员造成伤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简易自排空便于吸取样本的水质自动采样器,包括主体和自排水管道,所述主体一侧连接有箱门,且箱门一端安装有合页,所述箱门表面安装有卡扣,且卡扣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主体顶部安装有把手,且主体内部安装有蠕动泵,所述蠕动泵顶部连接有软管,且软管一端连接有防堵框,所述蠕动泵一侧设置有控制中心,所述主体内部设置有储藏室,且储藏室内部连接有留样箱,所述自排水管道连接于留样箱底部,且自排水管道内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部设置有球体,所述自排水管道另一端连接有出水口,且出水口表面连接有密封塞。
优选的,所述箱门通过卡扣、卡槽与主体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箱门外口尺寸大于主体的内口尺寸。
优选的,所述蠕动泵与主体之间呈固定连接,且蠕动泵与软管之间呈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留样箱的竖直中心线与主体的竖直中心线相重合,且留样箱呈矩形状。
优选的,所述球体通过放置槽与自排水管道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球体与自排水管道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主体通过自排水管道与出水口之间构成连通状结构,且主体与自排水管道之间呈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塞与出水口之间呈螺纹连接,且密封塞的内口尺寸与出水口的外口尺寸相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简易自排空便于吸取样本的水质自动采样器,通过防堵框和软管之间的相互配合设置,使其在软管抽取水的过程中,安装于软管外部的防堵框能够将水中的垃圾杂质初步过滤,以避免堵塞软管的情况。
该具有简易自排空便于吸取样本的水质自动采样器,通过箱门、卡扣和卡槽之间的相互配合设置,使其提升箱门与主体之间的连接,从而在日常的运输中箱门不会轻易打开,减少内部的进入灰尘的情况。
该具有简易自排空便于吸取样本的水质自动采样器,通过自排水管道、放置槽和球体之间的相互配合设置,使其留样箱内部的水位到达一定时,自排水管道内部的球体会上升,从而将内部的水通过出水口排出,通过密封塞与出水口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其能够储存大量的水质样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河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河马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058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