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齿槽转矩的永磁无刷电机铁芯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06310.2 | 申请日: | 2020-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5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董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力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臧天雨 |
地址: | 211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齿槽 转矩 永磁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齿槽转矩的永磁无刷电机铁芯,包括铁芯本体、第一过孔、第二过孔、磁极槽和转轴孔,所述转轴孔位于所述铁芯本体的中间轴线位置,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位于所述转轴孔的外侧,所述磁极槽位于所述第二过孔外侧,所述铁芯本体外侧设有降矩槽,所述降矩槽分为第一过度区、第二过度区和第三过度区,所述第二过度区位于所述第一过度区和第三过度区之间,所述第一过度区和所述第二过度区呈曲面状,且两者的弯曲弧度不同,所述第三过度区呈平面状,且所述第一过度区和所述第二过度区相切,且所述第二过度区所述第三过度区相切。该电机铁芯有效的降低了电机的齿槽转矩,提高了无刷电机的控制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铁芯,尤其涉及一种低齿槽转矩的永磁无刷电机铁芯。
背景技术
随着永磁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永磁无刷电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高性能的速度和位置控制系统中。然而在永磁电机中,永磁体和有槽电枢铁芯之间相会作用,不可避免地产生齿槽转矩,导致转矩脉动,引起振动和噪声,影响系统的控制精度。
齿槽转矩是永磁电机(包括永磁无刷电机)的特有的问题之一,是高性能电机设计和制造过程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为了削弱无刷电机的齿槽转矩,在设计时会采用优化极弧系数、斜槽斜极、开辅助槽、磁极分段、分数槽极配合、不等槽口宽配合、磁极偏移、不等厚永磁体、转子静态偏心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通过不断的优化可以不同程度的降低齿槽转矩,但有时候这些方法工艺制作复杂,效果很难有明显的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齿槽转矩的永磁无刷电机铁芯,该电机铁芯降低了无刷电机的齿槽转矩,提高了无刷电机的控制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齿槽转矩的永磁无刷电机铁芯,包括:
铁芯本体,所述铁芯本体外侧设有降矩槽;
第一过孔;
第二过孔;
磁极槽,所述磁极槽位于所述第二过孔外侧;
转轴孔;所述转轴孔位于所述铁芯本体的中间轴线位置,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位于所述转轴孔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降矩槽包括第一过度区、第二过度区和第三过度区,所述第一过度区与所述第二过度区连接,所述第二过度区所述第三过度区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孔呈圆形,所述第二过孔呈圆弧状,所述第一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交替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度区为半径为7.5mm的圆弧面,所述第二过度区为半径为1.5mm的圆弧面,所述第一过度区和所述第二过度区相外切,所述第三过度区呈平面状,且与所述第二过度区相切。
优选地,所述磁极槽有四个,且均匀的分布在所述转轴孔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磁极槽包括连连接端和主体段,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主体段两侧,且所述连接端设有连接平台,相邻的所述连接平台相互平行。
优选地,相邻的所述连接平台之间的距离相等。
综上所述,该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以效果:该无刷电机铁芯通过在铁芯本体外侧去除一部分材质,形成降矩槽,使得磁极从中心向两端气隙距离逐渐加大,从而得到高度正弦化的气隙磁密度,有效的降低了该铁芯的齿槽转矩;方法简单,无需配合其他的方法一同使用,大大降低了电机铁芯的制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低齿槽转矩的永磁无刷电机铁芯的三维图。
图2为一种低齿槽转矩的永磁无刷电机铁芯的侧视图。
图3为图的局部放大图,用于显示降矩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力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力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06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