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上机器人的推进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07685.0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66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春;石银安;李强;龚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方水利智能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5/08 | 分类号: | B63H5/08;B63H21/17;B63B35/32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彭红艳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上 机器人 推进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水上机器人的推进设备,包括至少两组推进装置,每组推进装置包括推进轴、驱动推进轴旋转的传动结构和驱动推进轴升降的驱动结构,所述推进轴的下端贯穿水上机器人的甲板后同轴连接一个推进器;所述推进器沿水上机器人的中轴线呈间隔式布置;所述驱动结构通过横向的连接轴与推进轴相连。通过本推进设备,能有效解决推进器转弯灵活性差、避障效果差和运行状态观察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水上机器人的推进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居民人口数量的日益剧增和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及河道藻类植物已成为城区河道污物的主要来源。污物的不断增多不但影响城市面貌,而且还会污染水质。如采用传统人工方式打捞,不但打捞效率低,而且打捞人员还存在一定风险。随着国家对河道污染治理的日趋严格,河道漂浮污物将不能再轻易顺流排放,因此,安全、高效、智能地开展漂浮污物的清理将是长期的需求。目前城区河道主要靠人工或者简单的清污船进行清理、成本高、风险大,且漂浮污物也不便于收集。市场上现有轻型清污水上机器人,但是其的推进设备复杂且灵活性较差,导致整体的协调性能较差。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授权公告号为CN103129724B,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01月13日的中国发明专利文件,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转向式的水下机器人用推进系统,包括转向舱及安装在转向舱内的转向轴、传动机构、驱动机构、电子单元组件,驱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转向轴连接、驱动转向轴转动,转向轴的两端由转向舱的两侧穿出、分别安装有推进器,两个推进器随转向轴同步转动;驱动机构及两个推进器分别与电子单元组件相连,由电子单元组件分别控制驱动机构及两个推进器,实现推进系统多个自由度。
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
(1)推进器位于水上机器人的左右两侧,后端两推进器需要差速转向,甚至有时需要使用侧推电机,推进器的转弯灵活性差。
(2)推进器只能进行旋转,不能升降,避障效果差。
(3)转向轴整体位于水下,运行状态观察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水上机器人的推进设备,能有效解决推进器转弯灵活性差、避障效果差和运行状态观察不方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水上机器人的推进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推进装置,每组推进装置包括推进轴、驱动推进轴旋转的传动结构和驱动推进轴升降的驱动结构,所述推进轴的下端贯穿水上机器人的甲板后同轴连接一个推进器;所述推进器沿水上机器人的中轴线呈间隔式布置;所述驱动结构通过横向的连接轴与推进轴相连。
所述连接轴一端通过轴承与推进轴相连,另一端通过销轴与驱动结构的伸缩杆相连。
所述传动结构包括无刷减速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旋转套;所述旋转套套设于推进轴的外周;所述从动齿轮套设在旋转套上,且与旋转套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无刷减速电机的驱动轴上,且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所述推进轴与推进器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每组推进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的支座,所述支座固定在甲板上。
所述推进轴与甲板之间还设有两个旋转密封圈。
所述驱动结构为驱动电缸。
所述驱动电缸与甲板之间还设有电缸密封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方水利智能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东方水利智能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076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恒温恒湿装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酒窖智能恒温恒湿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