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给水管道的装配式复合墙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07850.2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04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黄炜;葛培;杨涛;权文立;周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C2/5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马贵香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 给水 管道 装配式 复合 | ||
1.一种装配给水管道的装配式复合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墙本体、给水管道系统及若干管道套管;
给水管道系统包括热水分水器(6)、冷水分水器(7)、冷水进水管(8)、第一冷水出水管(9)、第二冷水出水管(10)、第三冷水出水管(11)、热水进水管(12)及热水出水管(13);
热水分水器(6)及冷水分水器(7)均固定安装在复合墙本体的中下部,复合墙本体的上端安装有热水装置(17);复合墙本体的一侧下端设置有冷水供水点,冷水供水点的上方设置有冷水用水点,冷水用水点设置在复合墙本体的中部;复合墙本体的另一侧中上部设置有冷热水用水点;
冷水进水管(8)的一端与冷水分水器(7)的进水口连接,另一端与冷水供水点连接;第一冷水出水管(9)的一端与冷水分水器(7)的第一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冷水供水点连接;第二冷水出水管(10)的一端与冷水分水器(7)的第二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热水装置(17)的进水口连接;第三冷水出水管(11)的一端与冷水分水器(7)的第三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冷热水用水点连接;热水进水管(12)的一端与热水分水器(6)的进水口连接,另一端与热水装置(17)的出水口连接;热水出水管(13)的一端与热水分水器(6)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冷热水用水点连接;
冷水进水管(8)、第一冷水出水管(9)、第二冷水出水管(10)、第三冷水出水管(11)、热水进水管(12)及热水出水管(13)的外侧分别套设有管道套管,管道套管的尺寸均大于冷水进水管(8)、第一冷水出水管(9)、第二冷水出水管(10)、第三冷水出水管(11)、热水进水管(12)及热水出水管(13)的尺寸,且若干管道套管按照预设管道路径埋设在复合墙本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给水管道的装配式复合墙,其特征在于,给水管道系统中还包括冷水进水管盒(14)、冷水出水管盒(15)及冷热水出水管盒(16);冷水进水管盒(14)设置在冷水供水点处,冷水进水管(8)与冷水进水管盒(14)连接;冷水出水管盒(15)设置在冷水用水点处,冷水出水管盒(15)与第一冷水出水管(9)连接;冷热水出水管盒(16)设置在冷热水用水点,冷热水出水管盒(16)分别与第三冷水出水管(11)及热水出水管(13)连接;冷水进水管盒(14)、冷水出水管盒(15)及冷热水出水管盒(16)均预埋在复合墙本体的表面,且与复合墙本体的表面平齐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给水管道的装配式复合墙,其特征在于,复合墙本体预制过程,采用柔性材料对热水分水器(6)、冷水分水器(7)、冷水进水管盒(14)、冷水出水管盒(15)及冷热水出水管盒(16)进行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给水管道的装配式复合墙,其特征在于,管道套管采用波纹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给水管道的装配式复合墙,其特征在于,管道套管的弯角采用圆弧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给水管道的装配式复合墙,其特征在于,复合墙本体包括钢筋混凝土肋格(1)、砌块(2)及混凝土面层(3);砌块(2)连续填充在钢筋混凝土肋格(1)中,热水分水器(6)、冷水分水器(7)及若干管道套管均固定设置在砌块(2)的内表面;混凝土面层(3)包裹在钢筋混凝土肋格(1)及砌块(2)的外侧,且将管道套管埋设在混凝土面层(3)与砌块(2)之间;热水分水器(6)及冷水分水器(7)的外侧面露出混凝土面层(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给水管道的装配式复合墙,其特征在于,复合墙本体还包括面层钢筋网,面层钢筋网铺设在砌块(2)的内表面;热水分水器(6)、冷水分水器(7)及若干管道套管均与复合墙本体均与面层钢筋网绑扎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给水管道的装配式复合墙,其特征在于,砌块(2)采用加气轻质砌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给水管道的装配式复合墙,其特征在于,钢筋混凝土肋格(1)包括两个边肋柱、若干中间肋柱及若干肋梁;两个边肋柱竖向平行设置,若干中间肋柱竖向间隔设置在两个边肋柱之间,若干肋梁水平设置在边肋柱及中间肋柱之间,边肋柱、中间肋柱及肋梁形成框格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078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轨道分选机
- 下一篇:一种带灯光的植物栽培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