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食用菌菌棒刺孔的电动刺孔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09210.5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8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于淼;俞轶钻;于汇;于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市三合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A01G18/20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陈传林;臧广维 |
地址: | 132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食用菌 菌棒刺孔 电动 刺孔机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食用菌菌棒刺孔的电动刺孔机,其特点是:它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上部设置输送组件并固连,刺孔组件置于机架内、输送组件两侧并固连,输送组件将食用菌菌棒夹持输送穿过刺孔组件从而被刺孔,电动机置于机架的下部并固连,传动组件置于机架内、输送组件的侧面,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与电动机固连、动力输出端与输送组件固连,从而将动力传递到输送组件。工作过程是:其电动机启动后,电动机的动力轴转动,带动传动组件转动,使得食用菌菌棒由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输送进入刺孔组件,食用菌菌棒移动通过刺孔组件的过程中,位于输送组件两侧的第一刺孔部件和第二刺孔部件将食用菌菌棒侧轴面刺出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特别涉及食用菌生产设备,是一种用于食用菌菌棒刺孔的电动刺孔机。
背景技术
食用菌菌棒,是指把木屑及其它营养物质混装在专用的塑料袋里,再经灭菌、接菌、养菌等过程培养出来的含有大量食用菌菌丝的圆柱体;在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用手动或电动刺孔机器,把圆柱形菌棒的柱面刺出数量不等、形状不同的孔;目前,我国食用菌种植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电动刺孔机,大都是由电动助力部分和刺孔器部分组合而成,采用的设计结构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传输带结构:靠上下传输带对菌棒形成的压力把菌棒送进刺孔器;存在的缺点是: 1.输送带对菌棒压力过大,会使菌棒发生变形;2.当传输带上没有菌棒时继续运转,传输带会对停滞在刺孔器上的菌棒底部进行摩擦,损伤菌棒;第二种、链条结构:链条上设置推头,推着菌棒进入刺孔器;这种结构的缺点是速度比较慢;第三种,直线往返式结构:缺点是菌棒每次一棒一棒的进入刺孔器,速度很慢;因此,种植户迫切需要一种速度快、刺孔过程中不损伤菌棒的电动刺孔机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食用菌菌棒刺孔的电动刺孔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一种用于食用菌菌棒刺孔的电动刺孔机,其特征是:它包括机架、输送组件、刺孔组件、电动机和传动组件,所述机架的上部设置输送组件并固连,所述刺孔组件置于机架内、输送组件两侧并固连,输送组件将食用菌菌棒夹持输送穿过刺孔组件,从而被刺孔,所述电动机置于机架的下部并固连,所述传动组件置于机架内、输送组件的侧面,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与电动机固连、动力输出端与输送组件固连,从而将动力传递到输送组件。
所述输送组件由下输送部件和上输送部件组成,所述下输送部件位于机架中部并固连,所述上输送部件位于下输送部件的上方并固连,食用菌菌棒置于下输送部件和上输送部件之间,食用菌菌棒被下输送部件和上输送部件夹持输送穿过刺孔组件,从而被刺孔。
所述下输送部件包括第一轴、第二轴、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一传送带和第一导轨,所述第一轴置于机架的左端或右端,所述第二轴置于机架的右端或左端,所述第一主动轮套接在第一轴上并固连,所述第一从动轮套接在第二轴上并固连,所述第一传送带同时绕接在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所述第一导轨置于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的上切点之间、第一传送带内部并固连,以托举第一传送带。
所述第一传送带为环形链条,在环形链条的外周表面均布镶嵌若干个刀座,刀座上设有刀头。
所述上输送部件包括第三轴、第四轴、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传送带、第二导轨和压紧件,所述第三轴置于下输送部件的第一轴上方,所述第四轴置于下输送部件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的上方,所述第二主动轮套接在第三轴上并固连,所述第二从动轮套接在第四轴上并固连,所述第二传送带同时绕接在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所述第二导轨置于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下切点之间、第二传送带内部,两个所述压紧件分别置于第二导轨的上面两端,压紧件下端与第二导轨接触、上端与机架固连,用于对第二导轨施压、并通过第二导轨和第二传送带压紧、输送食用菌菌棒。
所述第二传送带为环形链条,在环形链条的外周表面均布镶嵌若干个刀座,刀座上设有刀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市三合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市三合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092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儿童咭书全自动冲型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便于组装同时兼容性好的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