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零件的类回转面全景拍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09757.5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35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胡福尚;董爽;刘晓光;李响;吴仁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2;H04N5/37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杜森垚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零件 回转 全景 拍摄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零件的类回转面全景拍摄装置,包括线性CCD感光组件、控制器、驱动装置、旋转装置和底座;控制器和驱动装置分别固定在底座上,旋转装置转动连接在底座上,驱动装置与旋转装置连接并驱动旋转装置在底座旋转,被拍摄零件固定在旋转装置上,线性CCD感光组件与被拍摄零件回转面平行。驱动装置由步进电机和蜗杆组成,所述旋转装置由转台和蜗轮组成,步进电机输出轴连接蜗杆,蜗杆与涡轮啮合传动,转台固定在涡轮上。该装置可以连续拍摄零件的类回转面,并将整个回转面以平面展开的形式呈现,直观且真实的表现回转面的整体形貌,从而更客观的评价零部件的状态,支撑发动机试验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零件的类回转面全景拍摄装置,用于发动机磨损与疲劳可靠性试验。
背景技术
磨损与疲劳是发动机移动或转动类零部件最主要的两种失效模式。在发动机可靠性试验后,通过磨损区域形貌及磨损量来评价零件状态,在评价零件类回转面磨损形貌时候,一般会通过照片来记录相关信息。
目前,对零件的类回转面,通常会拍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图像来记录零件磨损区域形貌。此方法在直观上较难体现整个回转面的磨损情况,且在拍摄的边缘区域由于图像变形使零件磨损状态失真。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物体外观全景拍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设置数码相机的拍摄参数,在相机蓝牙遥控器中设置电子转盘所需转动的角度信号;2数码相机的快门被触动,相机蓝牙遥控器控制蓝牙电子转盘旋转,数码相机进行拍摄得到初始角度的照片;3相机蓝牙遥控器控制电子转盘的旋转平台旋转到指定的角度,数码相机进行拍摄,得到指定角度的照片:4重复步骤3,直至完成物体360度的拍摄。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全景图像生成装置及全景图像生成方法,在由构成运动图像的多个静止图像生成全景图像的情况下,会生成极端地横长或纵长的全景图像。合成构成运动图像的多个静止图像而生成全景图像,确定从所生成的全景图像切出显示用全景图像的大小,同时从全景图像检测关注摄影位置。并且,根据检测的关注摄影位置和所确定的大小,从全景图像切出显示用全景图像。
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用于子弹时间全自动拍摄的系统及方法,包括多个云台摄像机组、服务器和控制器,所述服务器通过通讯连接配置于控制器和云台摄像机组之间,每个云台摄像机组均至少包括一个摄像机,所述系统还包括环形支架,所有云台摄像机组的所有摄像机均匀、间隔地固定在环形支架上以组成相机阵列,且所有摄像机的摄像头均朝向环形支架中间的预设位置,本发明所采用的控制器具有自动触发和最优图像自动选取功能,可最大限度地简化子弹时间视觉特效的拍摄难度以及制作的复杂度,该子弹时间拍摄的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得到的子弹时间效果好,为子弹时间的拍摄提供了快速和实用的解决方案。
对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一种物体外观全景拍摄方法,首先如果要拍摄物体的全景图,需要间隔一定的角度拍摄多张照片;其次,针对拍摄物体的形状不同,其蓝牙控制每次间隔的角度信号不同;再者,由于同一个物体拍摄多张照片,在后期需要将他们处理成一张全景图,对于此装置的使用者需要一定的处理能力。在拍摄的过程中及后处理的过程中,各个步骤都较为繁琐。
对于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全景图像生成装置,需在横竖方向拍摄多个静止图像进行合成而生成全景图像,并且需要从生成部生成的全景图像中切出显示用全景图像的大小,操作较为繁琐且由于拍摄多个图形,造成后期处理占用资源较大。
对于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一种用于子弹时间全自动拍摄的系统,其包含多个云台摄像机组、服务器、控制器和环形支架,装置通过控制器同时控制多台摄像机进行拍摄,并将拍摄的图像进行合成,其需要的装置数量巨大、体积庞大且成本很高,不适应于小零部件的拍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动机零件的类回转面全景拍摄装置,该装置可以连续拍摄零件的类回转面,并将整个回转面以平面展开的形式呈现,直观且真实的表现回转面的整体形貌,从而更客观的评价零部件的状态,支撑发动机试验开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097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