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化学除氧拟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10620.1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12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巩大利;杨锁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海洋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海水 淡化 化学 氧拟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化学除氧拟腐装置,包括:化学加药计量箱、海水淡化装置与低压蒸汽管道,其特征在于:低压蒸汽管道设置在海水淡化装置的一侧,低压蒸汽管道与海水淡化装置之间相互连通,低压蒸汽管道的上端设置有高压蒸汽管道,在高压蒸汽管道的一端连接有出口蒸汽管道,高压蒸汽管道与低压蒸汽管道之间通过出口蒸汽管道相互连通,海水淡化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化学加药管道。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低温多效除氧拟腐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一次性投资低且运行成本低的优点,可以有效去除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内部的溶解氧含量,减缓运行中设备的氧腐蚀,提高装置及部件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水淡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化学除氧拟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低温多效多效海水淡化技术中,由于设备运行温度较低,通常不超过70℃,接触海水的材质通常选择耐腐蚀材料,如壳体采用双相钢、碳钢衬防腐涂料,换热管束采用耐腐蚀的铜管、不锈钢管、铝镁合金管,其他附件采用耐腐蚀材料及设计等等,而且设备在负压下运行、部分不溶解的气体如氧气等通过真空抽气器等进行排出,理论上氧的腐蚀不明显,其设计及安装中均无通过设置独立化学加药方法去除残余氧的加药装置。
在对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停运后的常规检查中,设备的腐蚀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在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运行中,其装置内部维持了一定的真空度,入料海水中的溶氧及漏入装置中的气态氧不能全部析出或不能全部随不凝结气体排出,使得装置内部海水环境中残留有一定量的溶解氧或气态氧,这部分溶解氧或气态氧,在海水中的氯离子、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与接触到的裸露金属发生电化学反应加重了腐蚀。
通常热法海水淡化设备运行中,进入设备的溶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入料海水暴露在大气环境中,大气中的游离氧能够溶入到海水中形成动态平衡,使得海水中溶入一定量的溶解氧,二是为了控制微生物的生长,在入料海水中加入适度过量的氧化剂(杀生剂),这部分氧化剂分解并释放出游离氧,三是海水淡化装置在负压下运行,大气会通过设备效体、管路、阀门、附件等不严密接口处漏入海水淡化装置内部而提升了装置内部氧的含量。
而从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中携带出的氧主要是为维持设备真空从系统抽出的不凝结气体中的气态氧,其他如淡化水、浓盐水中的溶氧已经充分释放或参与了腐蚀,其溶解氧也接近零值,由此未随不凝结气体排出的氧即为残余的溶氧或气态氧在制水的过程中而发生了氧腐蚀。
因此需要一种装置以解决或者缓解上述问题所引起的残余溶氧或气态氧引起的金属氧腐蚀问题,进而进一步延长设备或部件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化学除氧拟腐装置,考虑到装置运行中真空度基本维持不变即漏入装置的气态氧与真空系统的抽出气体中的气态氧量基本不变,通过监测入料海水中的溶解氧含量,相应调整加药装置的药剂加入量,并考虑一定的裕量,在制水的过程中,加入的药剂与残存的氧发生化学反应,消耗掉残氧,防止氧腐蚀,从而实现该装置的稳定运行,本装置添加的药剂为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等还原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化学除氧拟腐装置,包括:化学加药计量箱、海水淡化装置与低压蒸汽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蒸汽管道设置在所述海水淡化装置的一侧,所述低压蒸汽管道与所述海水淡化装置之间相互连通,所述低压蒸汽管道的上端设置有高压蒸汽管道,在高压蒸汽管道的一端连接有出口蒸汽管道,高压蒸汽管道与低压蒸汽管道之间通过出口蒸汽管道相互连通,所述海水淡化装置的下端设置有化学加药管道,化学加药管道的一端与安装在海水淡化装置中的海水淡化入料管道相互连通,在海水淡化装置上安装有进料泵,化学加药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化学加药计量箱的一侧相互连通,在化学加药管道上安装有化学加药计量泵与化学加药流量测量仪,所述化学加药计量箱的上端开设有投药口,在投药口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加水的工艺水管,工艺水管与所述化学加药计量箱之间相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国投津能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106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监理灌浆漏浆检测装置
- 下一篇:转子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