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定位拓扑图的配电设备智能锁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10743.5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91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胡海琴;熊欣;石栋;邵全;徐志文;郑良顺;刘洋;方婵;吴伟;陶玉春;胡广信;沈道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池州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青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H04W4/80;H04L29/08;H04L29/06;H04B5/02;E05B49/00;E05B47/06;E05B47/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陆丽莉;何梅生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定位 拓扑 配电 设备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定位拓扑图的配电设备智能锁,该配电设备智能锁包括:底座与外壳;底座的一侧安装有限位板、滑杆、固定板、锁舌、连接板、磁铁块、电磁铁和弹簧;底座的另一侧设有单片机、断路器、蓝牙模块与蓄电池。本实用新型能提高配电网设备的安全防护等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定位拓扑图的配电设备智能锁。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物联网的提出,统一标准和数据共享已经成为首要任务。国家智能电网建设作为现代化的大电网,以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为特征的管理框架已经基本形成。电力配网结构日趋复杂,各种箱柜越来越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越来越严峻。
目前电力物联网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
(1)配电网设备数量庞杂,种类繁多(如开闭所,环网柜,箱式变压器,JP箱),安装地点分散,运行环境复杂,信息化和高效管理难度大;
(2)电力资产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传统锁及其钥匙管理落后,窃电事件时有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基于定位拓扑图的配电设备智能锁,以期能提高配电网设备的智能锁安全防护等级。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定位拓扑图的配电设备智能锁的特点包括:底座与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四个角上设有沉头孔,在所述底座的四个角上均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均设有螺纹孔,螺栓穿过所述沉头孔旋入到螺纹孔内以形成所述底座与外壳的固定结构;
在所述底座一侧安装有限位板,限位板两侧均设有滑孔,两个滑孔内均设有滑杆,两根滑杆一端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装有锁舌,两根滑杆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两端均设有磁铁块,底座与两磁铁块相对的位置上均安装有电磁铁,所述连接板与限位板之间的两根滑杆上均套设有弹簧;
底座另一侧设有单片机、断路器、蓝牙模块与蓄电池;
所述单片机分别与断路器、蓝牙模块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断路器与所述电磁铁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电设备智能锁的特点也在于,所述单片机为C8051F系列单片机,在所述外壳表面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智能锁的单片机、断路器、电磁铁控制锁舌的移动,实现了智能锁的开闭,解决了传统配电设备中机械锁安全系数低,钥匙管理落后的问题,有利于降低窃电时间的放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智能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智能锁外壳与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智能锁限位板与滑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智能锁的结构框图;
图中标号:1底座;2外壳;3限位板;4滑孔;5滑杆;6固定板;7锁舌;8连接板;9磁铁块;10电磁铁;11弹簧;12单片机;13断路器;14蓄电池;15蓄电池;16智能手机;17沉头孔;18固定块;19螺纹孔;20螺栓;21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池州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青阳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池州供电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青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107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