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区分隔的增氧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10744.X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3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廖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力 |
主分类号: | F04B39/12 | 分类号: | F04B39/12;F04B39/14;F04B39/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分 增氧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区分隔的增氧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同一个密封盒,且密封盒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电路板,所述泵壳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隔离盒,且隔离盒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充电模块,所述泵壳一侧内壁的一端固定通过螺栓螺接有增氧工作室。本实用新型通过独立分区让空气或水经过增氧工作区,独立密封电池与电路板工作区,隔离密封充电区,从而提高防水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氧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区分隔的增氧泵。
背景技术
交直流增氧泵是在传统交流增氧泵的基础上,加入直流驱动模式进化而来的,交直流增氧泵扩展了使用场景,已成为人们户外垂钓,生鲜运输,家养水族的必备工具,交直流增氧泵由直流电机和电池驱动工作时,气泵会由外至内吸入大量空气,使泵体内形成负压,受用户、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在气泵吸气过程中有可能会进水导致故障。增氧泵泵体内分为增氧工作区、充电区、电池与电路板工作区,增氧工作区遇水基本没有影响,而其它区包含多种电子元件和接口,遇水会发生故障甚至短路,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三区分隔的增氧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区分隔的增氧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同一个密封盒,且密封盒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电路板,所述泵壳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隔离盒,且隔离盒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充电模块,所述泵壳一侧内壁的一端固定通过螺栓螺接有增氧工作室。
优选的,所述隔离盒和密封盒的内壁均设置有隔离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独立分区让空气或水经过增氧工作区,独立密封电池与电路板工作区,隔离密封充电区,从而提高防水能力,并降低用户不慎进水后的维修难度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三区分隔的增氧泵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壳、2密封盒、3电路板、4隔离盒、5充电模块、6增氧工作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三区分隔的增氧泵,包括泵壳1,泵壳1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同一个密封盒2,且密封盒2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电路板3,泵壳1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隔离盒4,且隔离盒4的内壁通过螺栓螺接有充电模块5,泵壳1一侧内壁的一端固定通过螺栓螺接有增氧工作室6,隔离盒4和密封盒2的内壁均设置有隔离垫。
工作原理:将增氧工作区独立出来,在该区域内形成负压,导引空气或水经过增氧工作区,用密封盒2将电路板3主电路部分和一块18650电池密封起来。然后走线连通磁电机和充电区,充电模块5设置在隔离盒4内,并巧妙设置隔离垫,防止水入侵电池与电路板工作区,增氧泵需要将空气吸入并压缩再排入水中,所以不能整体密封。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力,未经廖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107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污染净化机理科研用浮萍培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实验室的迷你型吹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