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路颈椎接骨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11012.2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3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梁国彦;昌耘冰;郑晓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B17/80;A61M31/00;A61L31/08;A61L3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许庆胜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路 颈椎 接骨 | ||
本申请涉及颈椎治疗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路颈椎接骨板。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前路颈椎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本体和类固醇激素控释涂层;所述类固醇激素控释涂层涂覆固定在所述接骨板本体的正面上;所述类固醇激素控释涂层上设有区分所述接骨板本体的正面的标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前路颈椎接骨板,能有效解决现有降低前路颈椎接骨板刺激的方案中存在的前路颈椎接骨板强度减弱,某些特殊病人无法使零切迹融合器;以及额外使用药物导致操作繁琐、药效短暂且容易影响骨质愈合能力的技术缺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颈椎治疗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路颈椎接骨板。
背景技术
颈椎前路减压钉板内固定手术(ACDF)是治疗颈椎病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从颈前部做手术切口,通过颈前路途径去除颈脊髓前方致压物,解除脊髓压迫,改善脊髓功能,并通过植骨达到稳定颈椎的目的。它能有效处理椎间盘、骨赘等病灶,并重建前方椎体稳定性。其中重建颈椎稳定性的内固定方案为钉板内固定,需涉及使用前路颈椎接骨板(Plate)。
然而,由于与前路颈椎接骨板安装的颈椎椎体的前面有食道等人体器官,使得颈椎前路钉板内固定术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吞咽困难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表现为:患者在术后出现异物感或咽喉疼痛,吞咽食物困难,吞咽时出现误吸或咳嗽等。文献报道该并发症术后早期发病率最高可达88%,至术后2年仍达13.6%。该并发症极大地影响了颈椎术后的疗效,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引起吞咽困难的因素有多种,其主要原因涉及颈椎接骨板对食道的刺激。为了降低接骨板的刺激,目前采用了以下的解决方案:1)减少接骨板的厚度,厚度减至1.8mm。2)不使用接骨板,采用零切迹融合器。3)手术中,在接骨板前方撒上缓解刺激的药液,起到减少食道刺激、消除水肿、缓解吞咽困难的效果。这几种方案均可一定程度上缓解术后的吞咽困难。
但是,上述几种方案虽然可以缓解吞咽困难,但各有不足之处:1)减少接骨板的厚度会直接削弱接骨板的力量,导致接骨板容易折弯,不足以起固定效果。2)零切迹融合器并非适用于所有病人,对于颈椎后凸或骨质疏松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仍需要使用接骨板。3)缓解刺激的药液容易吸收过快或被伤口引流液冲走,药效无法持久;同时药液容易扩散至后方植骨区,容易影响骨质愈合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前路颈椎接骨板,能有效解决现有降低前路颈椎接骨板刺激的方案中存在的前路颈椎接骨板强度减弱,某些特殊病人无法使零切迹融合器;以及额外使用药物导致操作繁琐、药效短暂且容易影响骨质愈合能力的技术缺陷。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前路颈椎接骨板,包括:
接骨板本体和类固醇激素控释涂层;
所述类固醇激素控释涂层涂覆固定在所述接骨板本体的正面上;
所述类固醇激素控释涂层上设有区分所述接骨板本体的正面的标记。
作为优选,所述类固醇激素控释涂层为装载类固醇激素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涂层。
作为优选,所述类固醇激素选自甲泼尼龙、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或氟米松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接骨板本体包括板体、钉孔和锁定部件;
所述板体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两组钉孔对,每组所述钉孔对包括两个相互配合的钉孔;所述锁定部件设置在每个所述钉孔内,所述锁定部件移动使得颈椎螺钉贯穿所述钉孔直至所述颈椎螺钉的螺头陷入所述钉孔后,所述锁定部件弹出将所述颈椎螺钉固定在所述钉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人民医院,未经广东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110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通充气式压脉带
- 下一篇:一种用于检测食品冷链安全的乳液指示剂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