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电极线加工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12661.4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23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陈翀;严小林;朱强;张明;黄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晨光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B23Q7/14;B65G35/00 |
代理公司: | 泰兴市致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7 | 代理人: | 张斌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大电极线加工线,包括电极加工线模组,所述电极加工线模组的一端设置有上料架,所述上料架的一端设置有电极上料对中机。该大电极线加工线,由电极上料对中机、电极镗孔刮端平机、电极车外圆机、电极双端梳螺纹机和电极检测机组成,在整个电极加工线模组的顶部设置有生产线顶梁框架,而在生产线顶梁框架的上方设置有上输送机,这样上输送机位于整个电极加工线模组的上方,当物料进入到电极上料对中机上并完成定位操作后,上输送机会将物料抓取移动到电极镗孔刮端平机,按照该顺序由上输送机逐一将物料放置到不同的加工设备上进行加工,最后再通过上输送机将加工好的产品放置到一段下料架即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电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大电极线加工线。
背景技术
大电极是指米记录一群分别活动的神经元电活动总电位变化的电极。由金属制成。常用的有金属板和金属丝两种。实践证明,插人动物脑组织内的金属丝电极,用铂金或不锈钢制成的,对生物体是安全的,钨和钼制的也较安全。金属丝表面要均匀地涂上绝缘漆,并让其尖端裸露,以便采集电信号,记录人的脑电图,常用银片组成圆形的金属板电极。为防止极化,要经过氯化处理。并要事先用酒精棉球擦去被试头皮上的油脂,然后在电极板和头皮之间涂上导电胶。这样,可记录到清晰的脑电波。
现有的大电极的加工过程需要经过不同的装配车间来进行加工操作,产品需要经过多次转送运输,无法通过生产线一次成型,从而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大电极线加工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大电极加工过程需要经过不同的装配车间来进行加工操作,产品需要经过多次转送运输,无法通过生产线一次成型,从而导致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大电极线加工线,包括电极加工线模组,所述电极加工线模组的一端设置有上料架,所述上料架的一端设置有电极上料对中机,且电极上料对中机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极镗孔刮端平机,所述电极镗孔刮端平机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极车外圆机,且电极车外圆机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极双端梳螺纹机,所述电极双端梳螺纹机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极检测机,所述电极检测机的另一端设置有一段下料架,且一段下料架的另一端设置有电极划孔底线机,所述电极划孔底线机的另一端设置有二段下料架。
优选的,所述电极加工线模组的顶部设置有生产线顶梁框架,所述生产线顶梁框架的上方设置有上输送机,且上输送机与生产线顶梁框架通过履带滑动连接,所述生产线顶梁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护梯,且护梯与生产线顶梁框架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料架、一段下料架和二段下料架包括输送带和支撑框架。
优选的,所述电极上料对中机、电极镗孔刮端平机、电极车外圆机、电极双端梳螺纹机和电极检测机的一侧均设置有控制显示屏,且控制显示屏与电极上料对中机、电极镗孔刮端平机、电极车外圆机、电极双端梳螺纹机和电极检测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极上料对中机和电极划孔底线机的两侧均设置有液压缸组件,且液压缸组件与电极上料对中机和电极划孔底线机组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大电极线加工线,由电极上料对中机、电极镗孔刮端平机、电极车外圆机、电极双端梳螺纹机和电极检测机组成,在整个电极加工线模组的顶部设置有生产线顶梁框架,而在生产线顶梁框架的上方设置有上输送机,这样上输送机位于整个电极加工线模组的上方,当物料进入到电极上料对中机上并完成定位操作后,上输送机会将物料抓取移动到电极镗孔刮端平机,按照该顺序由上输送机逐一将物料放置到不同的加工设备上进行加工,最后再通过上输送机将加工好的产品放置到一段下料架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晨光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晨光数控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126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