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少农田径流氮磷流失量的深度施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713570.2 | 申请日: | 2020-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871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安坤;郭志鹏;王龙乐;蒋晓璐;黄春荣;魏东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5/06 | 分类号: | A01C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余柯薇 |
地址: | 51053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农田 径流 流失量 深度 施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减少农田径流氮磷流失量的深度施肥装置,是由用以开挖沟槽的开沟装置,用以在沟槽中注肥的注肥装置,以开沟装置传递的动力为驱动力、驱动注肥装置工作的联动装置组成的;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深施施肥装置能够在对农田进行开沟翻土的同时,在新开出的沟槽中进行注肥作业,无需二次作业,省时省力;而且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深施施肥装置能够高效地将液态肥注入农田深层,有效阻止液态肥料的蒸发和径流流失,而且深层注肥能够避免烧根现象和避免农作物根系漂浮在地表外层,增强了农作物对高温、寒冷天气的抵抗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减少农田径流氮磷流失量的深度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降水和不适当的灌溉形成的地表径流,将稻田氮素、稻H磷素转移带入到地表水体中,造成土壤氮、磷的大量损失,农田施肥方式与养分径流流失密切相关。现有的农田施肥方式大多肥料处于地表,如遇降雨,地表形成径流,会导致肥料流失量积聚增加。
对于此问题,现有的解决方式有人工挖洞施肥和滴灌两种方式。人种挖洞施肥能够使肥料深入低下,避免被径流冲刷走,但费时费力,体力劳动量巨大;滴灌效果好,但肥料流于地表,会导致农作物根系上浮,降低了对高温、寒冷天气的抵抗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在亟需一种既能够省时省力翻土施肥,又能够避免肥料流失和农作物根系上浮的施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少农田径流氮磷流失量的深度施肥装置,能够对农田进行开沟翻土的同时进行深层注肥,有效阻止液态肥料的蒸发和径流流失,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少农田径流氮磷流失量的深度施肥装置,是由用以开挖沟槽的开沟装置,用以在沟槽中注肥的注肥装置,以开沟装置传递的动力为驱动力、驱动注肥装置工作的联动装置组成的。
开沟装置包括一同套设在主转轴上的主动转盘和从动转盘;主动转盘内侧通过转动座连接有开沟刃;从动转盘的外环上设置有对开沟刃转动角度进行限制的限位杆。
当主动转盘带动从动转盘一起转动时,开沟刃从转动最高点到转动最低点时会逐渐从主动转盘外沿开设的开口上伸出,开沟刃从转动最低点到转动最高点时又会逐渐缩回。
联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主转轴上的主动轮,通过连接板与主动轮连接的从动轮,用以传递主动轮、从动轮间动力的皮带,通过主动轮上第一连杆和从动轮上第三连杆一同驱动、用以牵引注肥装置运动的第二连杆。
当主动轮带动从动轮一起转动时,在第一连杆的驱动下、第三连杆的限制下,第二连杆能够在竖直面以近似椭圆的轨迹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注肥装置进行运动:当第二连杆从“椭圆”顶部移动至底部时,注肥装置进行插入作业;当第二连杆从“椭圆”底部移动至顶部时,注肥装置进行拔出作业。
进一步地,注肥装置是由用以插入土壤注肥的注肥插管和用以向注肥插管提供液态肥料的胶管组成。注肥插管能够将液态肥料深入地表进行注入,有效阻止液态肥料的蒸发和径流流失,而且深层注肥能够避免烧根现象和避免农作物根系漂浮在地表外层,增强了农作物对高温、寒冷天气的抵抗能力。
进一步地,注肥插管包括插管嘴和用以将插管嘴与第二连杆连接的转动管;插管嘴上设置有注液管,转动管两端设置有限位转轴。
进一步地,转动管内设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伸入插管嘴的支脚与设置在插管嘴内壁上的压力传感器连接。
进一步地,注液管上设置有用以开关液态肥注入的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713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硅品质测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控可控硅整流电源车